1
美国少年的青春,竟也不再“火辣”了
6月12日《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了一项调查美国年轻人性生活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一年中,高达三分之一的年轻人没有性生活。
其实,最近二十多年的性学报告都显示,25-34岁的年轻人的性伴侣正在减少,并且性生活频率也在降低。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对18-44岁的年轻人进行了重复横断分析(参与者来自综合社会调查,有点类似于中国的人口普查/社区入户调查),主要关注两个指标:性生活频率、性伴侣数量。
(性生活频率分析中男性有4291人,女性5213人;性伴侣数量分析中男性4372人,女性5377人)
分析显示:
2000-2018年之间,18-24岁男性的性不活跃率从19%上升到31%;
在25-34岁年龄段,男女的性不活跃率几乎都增加了一倍(从7%上升至13%-14%);
本研究中的“性不活跃”被定义为:一年或一年以上完全没有性行为。
研究还发现,虽然大多数“亚群体”中男性的性生活和性伴侣都在减少,但存在两个“性生活和性伴侣都在增加”的例外群体:同性恋和双性恋者。
总的来说,在一个“约炮软件”可以提供更多便利的时代,年轻人反而渐渐对性失去了兴趣。
圣迭戈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Jean Twenge评论道:
“尽管孩子们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更早,但他们长大成人的时间也更长了。他们可能觉得沉迷于Netflix或在Instagram上发帖,比做爱更愉快吧”。
2
“创伤触发警报”,写了等于没写?
前段时间的鲍某性侵事件,曾在微博上引发了一轮有关#trigger warning(创伤触发警报)的科普。
出发点是好的。但刊登于《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电影或书籍的开头,这些看似贴心的“创伤警报”反而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副作用,甚至可能阻碍幸存者处理自己的情感、克服创伤的能力。
哈佛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Payton Jones和同事们招募了600名遭受过死亡威胁、严重伤害或性暴力的创伤事件的人,让他们阅读包含痛苦经历的文学作品,并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创伤触发警报,另一组没有。
结果发现:
两组中都分别只有1人退出研究——这说明触发警报并未让他们避开这些内容;
两组对这些文字的反应是相似的,触发警报并不能从临床意义上减少PTSD者的焦虑,对其他负面情绪的效果也极其微弱。
Jones表示,触发警报似乎增加了人们将创伤视为“身份认同”、“生活中心”的程度。从长远来看,可能加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触发警报,究竟是谁的警报呢?心理学家们觉得,是时候想想这个问题了。
3
那些“杀不死你的”,也未必让你更强大
他们在《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的一项报告显示,过去承受过的压力,并不能让你对未来的创伤产生“心理复原力”。相反,它们还会让人对未来的创伤事件更敏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布朗研究者的目的是确定:过去的创伤事件是否能给人形成一种保护,让人们在未来后免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或重度抑郁症MMD的困扰(前提是在这之前没有PTSD或MMD的病史)。
答案是——不能。
研究选取了1160名志愿者,让他们完成了一系列压力生活事件的调查,然后让他们进入“创伤经历阶段”。后期再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重度抑郁(MMD)的测量。
创伤经历阶段是不可控的。但这期间,智利恰好发生了大地震(2011年)和海啸袭击(2010年)。此外,重病/受伤、亲人去世、离婚、失业/经济困难、打官司等也都被认为是“创伤经历”。
结果发现:
2010年地震后,有9.1%的幸存者被诊断为PTSD,有14.4%的患者被诊断为MDD;
灾前应激源数量每增加一个,灾后PTSD或MDD发生的几率会随之增加。
在对灾前压力源进行分类时,有4个或4个以上压力源(与没有压力源相比)的个体,患灾后PTSD的几率更高。
也就是说,经历过创伤的人会变得更加脆弱。
4
孤独的人,脑子都和别人不一样
概括地说,我们在大脑中,会对自己的认知绘制一个画面,对他人的认知也会有一个画面——如果你与那个人情感特别亲近,那么这两个画面就会比较相似。
相比之下,那些感到社会脱节的人,在大脑中似乎也有一种“孤独的神经自我表征”。
这是一项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科学家们招募了50位18-47岁的大学生/社区成员,让他们写出最亲近的五个人以及刚认识的五个人的名字,然后进行大脑fMRI扫描。在扫描过程中,需要对自己和这些人的特质评分(比如是否友好)。
结果表明:
大脑会将人们的形象分成三个大类:自己、朋友和有名的人;
参与者与某人的越亲近,他们的脑图画面(包括与自我概念相关的区域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就越相似。
这些大脑区域的活动模式反映出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关系越紧密,这些模式彼此之间就越相似
但孤独者的MPFC图像显示:他们和别人之间的神经相似性相当低。换句话说,越孤独的人在思考自己和他人时,大脑看起来就越不一样。
5
爹妈擅长PUA,养出的孩子不会谈恋爱
这些父母大多被称为是“虎妈狼爸”。操纵欲强,使用强势的控制手段。比如当他们生气时,他们就变得非常冷漠,或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感到内疚。
研究者对184名美国青少年进行了跟踪。每年调查这些孩子们从13岁到32岁时自我感知到的“心理控制”程度,他们的家庭收入、性别、学习成绩,以及他们与同龄人和爱人的互动模式。
结果发现:孩子13岁时被专横父母过度控制,与他们32岁时的社会关系差、教育程度低有关。
具体来说:
他们自卑、成绩差;
青少年时期的心理成熟度低,不太受同龄人欢迎;
32岁时恋爱的可能性低,27岁时容易处于一段“非支持性”的浪漫关系。
13岁时的心理控制,对15岁心理社会成熟度/16岁同伴接纳/32岁受教育程度/32岁恋爱支持的中介效应模型
研究小组还发现,父母控制孩子的最关键年龄期,是15到16岁之间。
弗吉尼亚大学博士后研究员Emily Loeb说:“这种育儿方式可能会给青少年发展带来长期问题,因为它干扰了在关键时期本该发展的自主、独立性”。
为人父母是一项艰巨的责任,所有的“过度操控”都是有代价的。
即使是本意没错的“为你好”,也可能有它黑暗的一面。
Jones et al. Helping or Harming? The Effect of Trigger Warnings on Individuals With Trauma Histories.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June 1, 2020. DOI: 10.1177/2167702620921341
Loeb et al.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Control in Early Adolescence Predicts Lower Levels of Adaptation into Mid‐Adulthood. Child Development (2020). DOI: 10.1111/cdev.13377
The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has more about sexual health and young adults. JAMA Network Open (2020).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3833
Fernandez et al. 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social stressors and psychiatric resilience among Chilean disaster survivor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0). DOI: 10.1192/bjp.2020.88
Self-Other Representation in the Social Brain Reflects Social Connection. JNeurosci (2020). DOI: 10.1523/JNEUROSCI.2826-19.2020
转自简单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