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维豆奶,还笑不出来

维维豆奶,还笑不出来

 

很久没逛过超市的攀攀,最近在超市货架上发现了遗忘许久的维维豆奶,还是原来那个红黄橙色的朴素包装,价格亲民。

 

“居然还有卖维维豆奶?”攀攀觉得稀奇,当即买了一包回家。只是兴致勃勃的冲上一杯,却又觉得有点失望,“太甜了,没有小时候那种感觉了”……

 

攀攀记得,在小卖部还没有升级成便利店,椰汁、杏仁露没被乳茶和气泡水抢去C位的“小时候”,占据少年人心智的,不是各种动辄8元10元的冰镇饮料,而是奶奶冲好的果珍、高乐高和维维豆奶。

 

维维豆奶伴随着一代8090后成长起来,而关于它的永恒问题是:喝这玩意儿到底有多长胖,以及怎么冲泡才能不产生一堆疙瘩。

 

网友分享泡维维豆奶的经验


 

维维豆奶,活在回忆里

 

 

昔日豆奶巨头迎来摘帽时刻,4月12日,维维股份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由“ST维维”重新变回“维维股份”。截至当日收盘,维维股份报4.3元/股,总市值71.9亿元,与22年前初登资本市场时的66亿元相差无几。

 

消费者是喜新厌旧的,有时候却又十分长情。现如今在淘宝维维旗舰店,维维豆奶粉的月销量仍能达到1w+,不少消费者冲着“寻找小时候的味道”而来。

 

消费者在购物后的评价

 

而在各社交平台里,每当有网友晒出这种透明包装的乳白色粉剂,总能引发一波回忆,“当年每天炫一包”“最爱直接吃”“有点儿黏上膛”……


 

网友分享

 

“一如既往”的,不仅是朴素的包装、浓甜的口感和化不开的疙瘩。现如今,维维豆奶的价格在一众“不贵不是新消费”的饮料品牌中也显得质朴。

 

当18瓶250ml元气森林豆乳已经卖到了74.8元的时候,淘宝维维豆奶旗舰店显示,760g一大包的维维豆奶粉只需22.9元,可以泡上20来杯。

 

维维豆奶曾和80、90后们一起成长起来。江苏徐州豆奶粉厂厂长崔桂亮创立了维维豆奶品牌,又在20世纪90年代初买断了电视剧《渴望》的特约播映权。凭借该剧的收视神话和电视广告的疯狂洗脑,“维维豆奶,快乐开怀”变得家喻户晓。

 

1994年时,维维豆奶销售额已经突破5亿,成为中国最大的豆奶粉生产商。到了1997年,维维豆奶销售额更是飙升到13亿元,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70%。

 

 

高峰时期的维维,成了名副其实的“豆奶大王”。植物蛋白饮料界则日渐形成了“南椰树、北露露、东银鹭、西唯怡”的强大阵容。


 

 

从“欢乐开怀”到“笑不出来”

 

2000年,维维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市值高达66亿元。年份久远的招股书显示,维维股份募集资金的用途包括“豆奶粉麦片类项目”“牛奶类项目”以及“农牧业生产类项目”等。

 

风头正盛的维维股份,随即开启了漫无目的的改革之路——欲与蒙牛伊利试比高,于是在2001年成立维维乳业公司;不甘心只做豆奶,于是在2006年布局白酒。2007年初涉房地产领域,2009年布局煤化能源,2013年开展茶类业务,2015年进军储运……维维的跨界范围之广,脚步之散乱,令人诧异。

 

财报显示,到2015年,维维股份的业务版图已全方位覆盖工业、商业、储运业、房地产,产品范围从豆奶、牛奶、酒类、食用面粉、食用油、房地产、茶类无所不包。

 

 

图源:维维股份2015年年度报告

 

 

此时的维维,已不是曾经那个维维。只是多元化后的业务,低于行业的毛利率和下滑的业绩令人堪忧。


 

包括豆奶在内的植物蛋白饮料,是以大豆、花生、杏仁、核桃仁、椰子等为原料,经深加工制得的乳状饮料。

 

方正证券研报显示,2004至2011年是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0%。2014 年含乳和植物蛋白饮料行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而就在这一本该是维维主场的领域,维维豆奶也错失机遇,被六个核桃、承德露露、椰树椰汁等品牌赶超。Wind数据显示,到2018年,维维股份0.97%的销售净利率,低于承德露露的19.5%和养元饮品的34.8%;而64.8%的资产负债率,远超承德露露的31.2%和养元饮品的21.72%。
 

 

露露和银鹭等是维维当时的最大竞争对手

 

乳业分析师宋亮对南都周刊分析,维维股份此前采取的多元化战略,是看到了其他行业的高回报、红利期,跟风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但最终,广泛介入其他行业的效果不及预期,在主业方向上却浪费了黄金的5-6年。

 

宋亮提到,整体而言维维豆奶在植物蛋白饮料标品“从无到有”的过程中获得了一轮快速成长,却没有抓住随之而来的植物蛋白饮料消费产品“从有到优”的升级契机。

 

2020年,由于维维集团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超27亿,维维股份涉嫌披露违法违规,维维股份于2021年4月27日起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实施后的股票简称变为“ST维维”。

 

到了此时的维维豆奶,比起曾经的“欢乐开怀”,倒更像是“笑不出来”。

 


 

 
 

 

如何再突围?

 

2021年,新盛集团正式入主ST维维。国资主导之后,也为公司描绘出一幅新的蓝图:在巩固豆奶粉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持续发力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并大力发展粮食收购、仓储、加工、贸易业务。

 

年报显示,2021年维维股份营业收入45.68亿元,同比下降4.81%;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下降48.75%。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明显下降,主要因为处置资产和出售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较多。

 

框定业务范围的同时,维维豆奶显然也想再次触达青年人,甚至做起了新式茶饮。而“维维官方”知乎认证账号,每天还在孜孜不倦的点赞所有提到维维豆奶怀旧贴,或是发布“豆奶像一位暖奶,低调有内涵”的品牌故事,只是运营至今也只收获了12名粉丝和5个赞同。

 

 

维维在知乎上关注者寥寥

 

宋亮告诉南都周刊,目前,国内植物蛋白饮料这一品类存在着大量的“非标品”挤压“标品”,比如国人偏爱在早餐店购买或是在家自行制作的豆浆。非标植物蛋白饮品的流行,既是传统习惯带来的结果,同时也因一些自制产品主打新鲜概念,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宋亮分析,未来的植物蛋白饮料领域,存在“标品”逐步替代“非标品”的市场空间。但考虑到疫情后中国消费市场发生整体转折,第一阶段的高端化发展红利期已经结束,而中国整体的消费在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后面临调整,理性消费开始崛起。

 

“此时维维豆奶更应把握好零添加、新鲜的健康概念,从定价和定位上重点满足大众的定位;与此同时,与国内院校、科研机构谋求深度合作,逐步完善自身的研发体系,等待机会。”宋亮提到。

 

植物基饮料赛道竞争越发激烈:2020年起,以OATLY、小人物(Minor Figures)为代表的燕麦奶品牌进入中国,本土竞争者包括小麦欧耶、oatoat、欧扎克、ohnut等陆续上市。今年4月13日,光明乳业申请植物基饮料商标。企查查信息显示,光明乳业近日申请“植噢力”“植OLOGY”多个商标。

 

 

包括Oatly等植物基饮料品牌在2020年期间大举进驻中国市场

 

近年来,植物基饮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指出,预计2025年植物奶市场规模将超3000亿元。


 

经历了20多年的兜兜转转,曾经的维维豆奶似乎还想要重新回来。只是它所面临的,不再是靠着电视广告就能疯狂增长市场环境;而它曾经的消费者们,也不复是当年的孩子了。

 

本文转自于  南都周刊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才汇云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