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的“00后”最近频上热搜。
一部分忙着考公。疫情反复,工作难找,“稳”似乎成了应届生最优先级的追求和目标。于是“超4成00后偏好体制内工作”、“宇宙的尽头是考公”一度引起热议。但待遇稳定的岗位毕竟名额有限,有的热门岗位甚至吸引到了上千人的追逐;一部分在“整顿职场”。但也有人怀疑这可能是一种高级黑。
还有一部分“00后”已经琢磨起如何“创造职场”了。
某招聘平台针对今年的应届生做了一份去向调查。
截至今年4月,已经有一半的应届生选好了就业单位,但是较去年同期还是降低了6.5个百分点,另外选择继续深造学习的同学比去年少;而选择慢就业、自由职业和创业的人都较去年有所增加。
自由职业特指摆脱了企业与公司的辖制,自己管理自己,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种职业。譬如一些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的演员等;还有一部分互联网时代的个人创业者,像早期的自媒体博主,视频主播等。
随着科技创新与消费的升级,当初的一部分自由职业,如今也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比如当初的个人主播,如今可以选择签约MCN机构,自由撰稿人也可以签约出版社或者媒体,当新兴的自由职业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背书,就成了新职业。
新职业是指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的从业人员,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技能要求,且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中未收录的职业。通常会把2015版以后添加的都算作新职业。
近些年,一些新职业应运而生,灵活、自由、有趣,吸引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
有媒体针对杭州市的“00后”毕业生做了调查发现,对于国家发展的新职业,有80.11%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但是他们熟悉的都是前些年比较流行的。(为什么会这样,后面告诉你答案)
另外,有50.47%的“00后”身边有人尝试新职业,身边超过3人尝试新职业的人占到了13.04%;而另外一部分处于观望状态的“00后”,37.11%的人身边没有新职业相关经历的朋友。身边人的工作经历也会影响你对工作的选择。
而那些阻碍选择新职业的“00后”主要还是受行业风险的困扰。
近些年,国家不断完善《大典》,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新职业加入其中,也是为了增强它们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认同感。而当这些新职业对应上了公司,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风险,增加社会福利。
今年 6 月,人社部又公布了 18 项新职业。涉及三大类别,分别是数字职业、绿色职业、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也体现出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截至2022年8月10日,在国内主流搜索平台检索发现:对于新职业的搜索量达到被平台收录标准,或者说有人愿意花钱进行宣传的只有家庭教育指导师,其他17项新职业均未被收录,意味着被搜索的次数非常少。看来新职业从进入《大典》到被更多的人熟知,还需要一段时间。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前面我们提到,被很多“00后”熟悉的还是前几年的新职业。
有媒体针对“00后”对新职业的态度做了一项社会调查。有92.7%的同学对新职业是感兴趣的,其中非常感兴趣的有37.4%。
另外,薪资待遇和行业前景是“00后”找工作重点关注的条件。
新职业可以开辟更多就业的新渠道,无论是升级产业结构,还是发展更高质量的经济社会,都能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新职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挑战就会有风险。
曾经的房地产、教培行业和互联网,都是一个时代的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职业也会逐渐变得跟传统职业一样常见。有时候,拓宽了视野,你会发现时代会变,新的机会也会出现。任何时候,所谓的“稳”都是可以靠自己创造的。
本文转自于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