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什么期待的”,我六岁的女儿说。
早晨七点四十多,我牵着刚上小学的女儿和刚上幼儿园小班的小宝,弟弟一路不停念叨“妈妈我们放学能去坐摇摇车吗”“我要老师送给我的小挂坠”“给我卡给我卡,我要开门”,稍微一松开他的手,三步之后他就不见人,回头发现他要么蹲在地上捡树叶,要么在绿化带和路之间的马路牙子上小心翼翼地走“平衡木”。我不得不一边拉着姐姐的手拼命赶路,一边不停回头喊或者去追被各种事物吸引的小宝。
与弟弟的吵闹跳脱甚至淘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我拉着手,“乖乖地”、一步不拉地跟我向前冲的女儿,匆匆,安静,面无表情。
我试着跟她聊聊天。“刚刚吃饱了吗”,“吃饱了”。“今天有体育课吗”,“没有”。“昨天爸爸说你,你伤心了吗”,“嗯”。一问一答,没有停顿,没有思考,没有反应,也没有扭过头。“你期待去上学吗”“不期待”。“那你期待放学回家吗”“没有”。
“我什么都不期待”,她又加了一句,没有看我,然后拿起我递给她的书包,背起来就要进校门。“我什么都不期待”,这句话又在我脑中回响了一遍,我愣了半秒,拉住已经迈开步子的她。
我蹲下来看着她,试着用欢快的语气问:“那宝宝期待妈妈每天早晨给你做的惊喜早餐吗?今天早晨的烧麦是不是很好吃”。女儿脸上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变化,眼神动了起来,回答我说:“嗯,好吃”。
我捧起她的脸,小声跟她说,是不是至少到学校里可以见到你新交的好朋友,可以跟她们聊聊天,玩一玩,记得别再上课时聊就行。女儿听到“好朋友”三个字,脸上有了浅浅的笑意,她嘟起嘴亲了我一下,转身走入进校门的大军。
我拉起蹲在地上,在惶惶流入校门的人群中不停搜索着姐姐的身影,挥着小手喊“姐姐再见,姐姐再见”的小宝,看着没再回头的女儿,一瞬间酸了鼻子。
继续送小宝去幼儿园的途中,我脑中一遍又一遍地回响着闺女刚刚用没有任何语气说出的那句话:“我没什么可期待的”,甚至听不到小宝一路上都对我说了什么。
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昨晚的情景。
五点半老公接了闺女放学回到家,我早已经把晚饭准备好端上桌摆好筷子,因为六点她要去上画画课。这是她唯一还留下的兴趣课,每周二一节,一节课两小时,上完回来到家至少八点半以后。像早晨上学的早饭时间一样,她只有最多二十分钟时间吃晚饭。
已经在幼儿园吃过晚饭的小宝,此时在不停上窜下跳,还一直找姐姐说话聊天,有时闺女会回应他,说两句之后,我和老公就会异口同声地提醒,“快吃宝贝儿,要不一会儿上课该迟到了” “别打扰姐姐,你吃过饭了姐姐还没吃呢,姐姐一会儿吃完饭还得去上课呢”。
八点四十老公带着小宝把闺女接回家,进门时的气压就低到一向调皮的小宝都不敢大声说话,进来就抓住我的手,说妈妈我困了咱们洗澡讲故事睡觉吧。
刚进家门,老公就黑着脸把闺女沉沉的书包“哐”一下放在桌子上,厉声说,把你的作业拿出来。闺女低着头,一句话不说,默默掏书包。
我知道他一向把闺女捧在手心里,周末节假日就是想着各种地方带她出去玩、觉得孩子上了小学在学校时间长、学校除了体育课又完全没有自由活动时间,所以即使上班很累,晚上还是尽量像以前一样带孩子去湖边散步撒欢。但老公最近常常跟女儿横眉冷对,要不就是自己或者跟我唉声叹气。
从上周四到昨天,闺女已经落下四件外套在学校,今天早晨是翻箱倒柜才找出最后一件合适的秋季穿的;语文老师让包书皮的教案过了一周也带不回家;班主任数学老师说批改了作业的日格本让家长检查,我们明明开学第二周还见过,问她老师说的本子在哪,闺女说她只有一个数学本,而那上面只写了两行没有任何老师批改的痕迹……
老公放学接她时跟班主任聊两句,得到的反馈永远是,上课有时会走神、比较丢三落四、不注意个人卫生(用铅笔涂自己的桌垫在桌子上画画)总是把手脸弄得乌黑,运动会前老师专门强调不能揪草扬沙,而她还是在坐在操场上的那几小时,把自己面前的草皮薅秃了,带着满手满胳膊满脸的绿灰去参加50米跑的项目……
开学不到一个月,班主任已经给我们专门打了三次电话沟通她在学校“淘气”的问题。每天去接女儿放学的老公,跟老师聊一次天,就对女儿严厉几分,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已经相继禁止了她在本周末看动画片、用小爱听故事、周末游泳、约小朋友玩、晚上散步或者出去玩,并且更是在这两天晚上我给孩子检查作业带她读书时,强制把我支开,自己上手。
爸爸着急了。我也着急,为女儿,为老公,更为”究竟什么是对的,怎样做是对她好的”这个问题。
平心而论,作为一个妈妈,面对我自己观察到的,尤其是从老师嘴里一次又一次给我反馈的,我的孩子的这些行为,我的第一应激反应一定是,生气,然后接着就是提醒(念叨)、教育(数落甚至指责)、试图严肃规范(规矩或惩罚)。
可是当我在某些场景作为一定程度的“旁观者”,看到我老公变成了之前多数由我扮演的角色,上来就顺着自己的应激反应,由着自己的以爱之名对一个六岁的小孩提出十六岁甚至我们快四十岁都不能完全做到的要求,比如时刻情绪稳定、上进、别光想着玩、凡事先动脑子、自己的东西用完时刻想着归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时,我陷入了深深的疑惑。
“我没什么期待的。” 女儿的声音又在我脑中响起。我试着回想起我六岁时,会期待什么。
事实上,我并不能记得太清那个被我统称为“小时候”的时候,到底是几岁,到底是哪一年。我想对我,或者对现在许多谈起自己“小时候”的大人们而讲,“小时候”,是漫长童年中那些所有我们经历过、期待过、深深地刻在记忆中的,所有美好的集合。
而我小时候,从来是期待上学的,就像期待放学一样。因为上学有上学的美好,回家有回家的欢乐。
我生在一个厂矿企业,所有职工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我们唯一能跟各种小朋友认识和玩的时候,就是上学。所以上学是令人期待的:课间十分钟冲出教学楼占乒乓球案子、加入跳皮筋丢沙包的战队、跳房子、跨大步、拍画片赢画片,下雨天课间在操场用伞搭房子,下雪天就更是疯狂的雪仗和溜冰,又或者就是结伴去上厕所,都是开心,都是期待。
放学期待什么呢。回家路上的结伴打闹,到家要看大风车,吃完饭写完作业开始另一场跟同学相约的玩耍,屋外响起的口哨声就是召唤。捉迷藏、三个字、木头人,就是一群一群的孩子,疯跑啊。对小学低年级的记忆,还出现了滑梯,因为我们总是等幼儿园放学了悄悄翻墙进幼儿园滑滑梯,那是整个居民区唯一有的“儿童游乐设施”。
我对小学深刻的记忆里面,从来没有出现过“学习”二字,只有同学和玩。可是我也从来没有不完成过作业,所能记得的考试分数,也都是9字开头。我爸妈的记忆跟我的记忆也相互映照,他们说我从来都会自己把作业做完,学习考试没有让他们操心过,每学期得的奖状和奖品作业本,让我小学期间我妈没有给我买过作业本。
从我真正对“要好好学习”有概念,我已经上初中了。从有了这个概念开始的,跟这个概念相符的记忆中已经有了挑灯夜读、冒雪晨读的画面。
在我的记忆中,我看到了现在我跟老公最希望给孩子培养起来的习惯或者说性格,就是自主。我老公跟我有相似的记忆,虽然我们的童年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家庭和社群环境中,但是他也是每每想起小时候,说起的都是,玩和干活,而且每每说起,都带着美好的感觉。
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自主意识是从哪里来的,自主的习惯是如何、何时养成的,但我们恐惧,自己的孩子学不会自主。我的女儿说,她不期待上学,也不期待放学。我看着她的课表,想着她在课表之外的生活点滴。试图想象。
每天六点五十起床,在二十分钟不断的催促声中吃完早饭。七点半,由妈妈牵着手一路走到校门口。一天六节课加两节课后课,课间除了上厕所不能出教室,上完厕所在围着教室门前教学楼的柱子散步,除了早操和体育课不能出教学楼。
五点二十排队放学出校门等家长接,爸爸牵着手五点四十进家门。语文数学老师每天的教学内容会发在钉钉群中,家长需要回复、收到、检查、签字孩子的作业本、记作业本。别的课老师第二天上课要准备的东西需要一一准备、检查、回复。家校配合。
“为了孩子”,晚饭前最多在家门口玩半小时,吃完晚饭,七点。开始检查作业,课内复习、课外阅读打卡,八点。可能出门散步半小时,或者之前任何一个环节慢了,取消散步,开始洗漱、讲故事、睡觉。再有耽搁,取消讲故事,直接睡觉,争取保证十个小时的睡眠。
在这简短的、紧凑的、却又漫长的快十四个小时时间中,上学与放学之间,放学与上学之间,我试图寻找期待。
然后,发自内心的,却又沮丧无奈地发现,我没有找到。就像她面无表情、言无语气的回答的那样,“我没什么期待的”。
更让我觉得可怕的,她不过才小学一年级,而我们甚至“顶着压力和焦虑”,除了幼儿园阶段报的那个每周一节的画画课外,没有给她报任何的其他兴趣班或者课外课。周围的家长、家有高年级小学生的朋友们各种要我们“一定”要给孩子报上的,练字的书法课、锻炼身体的体育类课程、别落下的英语课、训练思维的围棋课或者思维课,统统都还在waiting list上,而已。
我的女儿已经说她没什么期待的了,且我居然感同身受。我感到深深的恐惧。
我能做什么呢,我要怎么做呢。
难的在于,我真的不知道,或者说不确定,在她还所谓“不能自主选择和规划”的年龄,作为她的爸爸妈妈,我们加入洪流,携着她一心向学,严格要求、精密掌控,养成习惯、加强识字、广泛阅读、考出高分,未来的她就能自主、自立、自洽,就能至少长成一个普通人吗?
我跟老公为着两个孩子的教育,协作、争执、反思、调整、实验、实践,有时深深地共情扶持,也不止一次爆发过激烈的争吵,甚至不时陷入互相抱怨和相互指责。我们都想我们的孩子“好”,可痛点在于,许多时候,我们都不能坚定地说出,什么是“好”了。
我们在她成长初期为她引领的这条路,能通向我们希望带她去的地方吗。而我们尽可能的宽容些、少些严厉、少些焦虑、首先让她快乐些,自由些、有期待些,这条路通向的地方,会是一个“好”的地方吗,或者会是一个“坏”的地方吗。
谈起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引用自己曾经的经历,好的坏的。可是,我们并不是一代人。不知哪听的一句话,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看不清前路的迷惘,辨不明对错的困惑,我想或许一定在我们小时候,我们的父母在养育我们时,也一样的遇到。只是时间冲刷了不堪的细节,淘走了徘徊的伫立,留下了被浓缩的,美好的“小时候”,帮我们对抗和治愈后来遇到的更大的艰难与不堪,也帮他们平复他们当年生活和养育中,种种无奈与遗憾。所以好像过去了的,都是“笃定”的,而现在和未来的,需要我们不断在困惑中,小心翼翼着,试探着前行。
我想我要为我的女儿做些什么,让她可以更有期待。想来想去,也许我的不做什么,才可能给她更多可能性。
生而追求自由的人类啊。
本文转自于 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