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少行业都不景气。在乡村领域,文旅、民宿行业受消费形势影响,普遍收入大降。往年常见的圈内招聘也销声匿迹,我的朋友圈中,最近几个月还在发招聘启事的,只有几个做农业的朋友:有招农学的,有招育种研究的,有招中小学研学带课的。
外出调研,也发现民宿和文旅业主普遍信心不足,一面是消费降级趋势下,主打中产、家庭亲子消费的民宿和文旅受到较大冲击,另一面则是行业经过前些年快速增长,热点地区产能已出现过剩,开始内卷。
新一批下乡的城市投资者,也敏感地感受到这一变化,不再盯着文旅、民宿行业,一些人就将目光转向农业领域。
比如我们“城乡投资人俱乐部”的一位会员,他是前头部房企高管,跟随我们走访乡村一年半后,并没有选择其熟悉的沿海发达地区和文旅热点地区,而是一头扎进广西最北部的资源县,并选择了最偏僻的山区民族乡,利用自己的资源,一面在深圳高端社区开发优质农产品市场,一面直接面向农户,按订单和标准种植,发展精准的订单农业。
|桂北资源县,世外有桃源
他说:“规模虽小,但风险可控……慢慢做嘛,农业本来就是慢的。”他能从急哄哄、高大上的城市房地产思维,切换到慢一点、接地气的乡村农业思维,令我感到开心。
消费为什么迟迟难升级?
衣食住行,民生之本,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工业化、城市化,衣、住、行都得到了巨大发展,需求已经基本满足。今天,在收入趋紧的情况下,老百姓很难再花更多钱去进行衣、住、行的升级,相关行业的消费品和资产价格,也在下行。显然,从这三方面去破题,消费升级就难有答案。
民以食为天,反倒是食品、饮料、餐饮行业,一直较为坚挺。中国饮食文化也渊远流长,国人喜欢吃、擅长吃,谁能在吃的方面做出新花样,一般都会有收获,而我在县域调研中也发现,不少传统制造业出现困难,只有食品、饮料行业受影响较小,还在发展。
因此,“食”方面的创新,与衣、住、行等方面的创新,同样重要。
再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消费发展,大致来说:
第一个十年,主要解决“食”的问题。70年代末、80年代前半期,国家将地分给农民,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以及化肥、农药的大力推广,实现了“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成就。同期,乡镇企业大发展,产出年均增长率30%以上,到90年代初,全国工业产值“三分天下有其一”。在此情况下,农民恢复在地化“半农半工”的经济方式,收入增长较快,80年代中期曾连续四年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农村消费额一度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0%以上,并掀起一股“建屋热”,中国一度出现“内需拉动型的黄金增长”。
第二个十年,主要解决的是以“衣”、家用电器为代表的轻工业消费升级。80年代末开始,国家将经济重心转向城市及其国有企业,国企改革、城市高新技术园区(80年代推行扶持乡镇企业的“星火计划”)迅速推进,1993年,国家正式取消粮票,标志着限制农民进城的国家政策取消,民工潮兴起,轻工业迅速爆发。
第三个十年,进入21世纪后,国企改革结束,中国加入WTO,工业品走向世界,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住”和基建投资成为经济发展主旋律。第四个十年,2010年代的经济亮点转为移动互联网和新能源,移动互联网拉近了空间关系,新能源汽车则解决了普罗大众“行”的问题,汽车真正普及。这段历程大家都很了解,无需赘述。
简要回顾中国的消费升级历程,呈现了明显的“食-衣(轻工业)-住-行”的逐步升级。今天,中国人的基础消费需求已满足,谁最有可能是下一个消费升级的点呢?
显然,住房太贵,短期很难再升级,中国的公共交通很发达,汽车也刚刚普及,也不能承载,“衣”与大量轻工业产能过剩,更难以承载。只有“食”,最有承载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可能!
另一面,相比衣、住、行较高的满意度,中国人的食品消费升级需求迟迟得不到满足。
首先是基本的食品安全问题。
光今年,“槽头肉事件”“拉煤油的油罐车拉食用油”“硫超标枸杞”“单位点黄焖鸡米饭集体中毒”热点难点敏感事件,以及各大直播带货平台频现食品安全问题等等,各种新闻层出不穷。
长期以来,各种添加、保鲜剂、膨大剂、化工处理,及食品安全犯罪成本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人的生活,但又一直没有建立有效的机制。
其次是化石农业依赖问题。
现代农业一大特点是大量使用化石资源,如农药、化肥、激素的大量使用,虽然保证了产量和卖相,但落到田间地头及运输中,均缺乏有限监管,导致滥用情况大量存在。
一来,危害消费者健康;二来,过度施用,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为维持作物产量,又不得不继续加大施用量,造成恶性循环;第三,化石农业模式下,农药、化肥、种苗,以及人工成本不断提升,造成农业作业越来越赚不到钱,越来越依赖国家补贴,但最后的竞争力却越来越低下。
中国人对此民怨不止,但又无可奈何。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日益成为消费者的呼声。
然后才是吃好的问题。
食品除了色香味的体验,内在主要是蛋白质如何从植物到动物,最后到人的吸收,中间如何高效转化的问题。这些,最终都要推导到源头的植物和土地,“有什么样的土地,就会有什么样的人,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
显然,我们的土地和农作物生产,在过度强调产业化、追求产量的过程中,被长期破坏,许多食物本身拥有的营养、元素已被化工大量改造,最终的营养,源头转向了化工和化工添加。
吃永远是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刚需。在此背景下,安全、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正日益成为消费升级,以及乡村振兴的下一个风口!
这里我们要区分一个误区,即将农业现代化,过度等同于农业产业化。事实上,除了东北、华北、黄淮等大平原,以及草原畜牧业地区,中国大量地区的农业作业方式,由于地形、水土等自然条件限制,很难推行产业化。
|故乡丘陵地区农业
另一方面,从国家视角看,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并非纯粹市场属性,而一直是国家“半公共品”,因此必须控制量价,将主要农产品控制在微利状态。
现实中,叠加化石农业和人工成本急剧上升,及不可控的市场和天灾风险,农民很容易亏本。粮食与主要农产品,一直介于商品与公共品定位之间,这个事实无法改变、不能找到市场突破路径,中国农业与农民,发展前景就依然有限。
正如谈到三农问题就想到城市化一样,中国农业发展的另一个陷阱,在于将农业问题简单化为粮食问题、增加农业投入问题。
保障粮食安全是必须,但只强调“以粮为纲”,持续扩大供需失衡,也将带来额外负担。90年代就曾一度“粮食四连增”,从而导致国家财政补贴及库存费用过高、银行占压等一系列宏观问题。
进入新世纪后,又把三农问题简单化为加强农业投入,出现“粮食十二连增”,以致于财政部不得不宣布减压农业补贴。
今天,除了粮食,中国许多大宗农产品产量都是世界第一:我们生产了全球70%左右的淡水产品、67%的蔬菜、51%的生猪、40%的大宗果品。但由于片面追求效率、产量、规模化和低成本,滥用农药化肥、催长素、保鲜剂、防腐剂,导致的土壤肥力下降、食品安全、水源污染问题(中国农业是水资源污染最大来源)和种子芯片等问题不断在累积,从粮食到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始终不高。
我的设想是,在土地制度、耕地红线、保障基本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将国家财政补贴分级,倾斜到粮食、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强化其“公共品化”;再推动非主产区、大城市周边乡村的农业市场化、精品化,从而实现“公共品农业”与市场化农业共同发展。
市场化的根本方法,并不在由上而下的“产业化”,而在于由下而上的分散突围。
分享两个小故事。
广州郊区大刀沙岛,位于珠江中,是一个冲积+围垦形成的岛屿。岛上土地少,以往主要租赁给商户种植花卉园林。广州中联实业,数十年前在岛上建设了一个接待型小型农庄,2018年,中联实业以之为雏形成立独资子公司喜越农业,走盛行的农旅综合体路线,但由于规模小、资源禀赋不足,难以突围。
2021年,创始人决心带领喜越农业回归农业核心,他们一面流转农户耕地,一面花高价转租部分园林地,并拿出来退林还耕。目前,已形成230亩的农庄规模,其中,水稻田30余亩,玉米、番茄、地瓜等作物各十余亩,但依然说不上规模,如何做出特点?他们的打法是做深农业,走向品牌化运营。
首先是做“农科公园”。他们与农科院合作,引进专业人才,以农业设施、作物品种、种植方式、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化为核心,打造农科示范。譬如11亩番茄地,地块虽小,但精心培育种植了黄金果、黄洋梨、青霞66等十余种品种,一些品种广州市场仅有。
他们采用有机种植、传统轮作农法,产品专供中高端社区商超,譬如一盒“七彩小番茄”,不同品种,五颜六色煞是可爱,售价30元(2斤),供不应求。类似,“幸福米”“小岛番薯”等也已打造为“大刀沙特产”。
其次,做“作物展示”。农业做扎实了,就可以做好亲子、研学教育。他们以农为本,组建青少年成长和儿童教育专业团队,结合大刀沙围垦文化、疍家文化,开发出多种农耕主题课程,及农业实验室、农事体验、农业夏令营等活动。其市场价值被迅速放大。
随之,品牌化运营。以农为本,教育为核,打造农业科研、农业创意、农产品展销、研学科普、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都市农业公园,并集合为“作物王国”品牌。喜越农业总经理陈剑能介绍,他们计划寻找外部合作做三产,自己和核心团队则坚守农业和教育,通过做好农业科研和市场自主研发,夯实、打响“作物王国”品牌。
未来,喜越农业将致力于品牌及市场运营能力赋能,打造“农庄联盟”。近年来,中国大多数中小农庄、家庭农场因困于土地规模、政策及消费降级等问题,经营困难。喜越农业致力于以农业+教育为核心,打造品牌赋能+“农业联盟”的模式,可以破解中小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规模市场化之间的矛盾。一个小小的传统农庄,置身乡村振兴大潮,转化思维,也能做出大文章。
第二个故事,来自上海金山区的天母果园。
这个果园只有160亩,以种植桃子为主,每亩产量3000~4000斤,年产量两三百吨,谈不上产业。但是,他们生产的桃子却要按个卖,少则20元,多则60元,且专供上海各高端月子会所及港汇商场,可比著名的“日本天价水果”贵!
2003年,创办人王卫国来到上海,一开始搞规模化种植,期望通过化肥、农药使用,达到亩产1万斤。随着数据逐渐接近目标,他却发现,结出的桃子不好吃,卖不起价,质量还一年不如一年,经营每况愈下。
2008年,王卫国前往日本考察,吃到了日本高品质的水蜜桃,并认识了一位日籍华裔营养专家。老乡见老乡,王卫国谦虚请教,专家对他倾囊相授,还送给了他一台仿生植保水源处理器。
王卫国并没有按照流行的有机农业发展,“有机不一定营养”,他说。在专家的教授和自己长期的琢磨下,他认识到农业成功的关键,其实是“真材实料”——其中的料,关键是肥料,而肥料的关键,又在于元素配比,以及整体环境和微生物状况。
改变环境的源头,就在这台仿生植保水源处理器。这台机器通过将水离子化,再按自然节气、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喷洒(下雨天也持续喷洒),以缓慢改变果园环境。
随之,他以牛粪为底,添加相应营养元素,并加入香蕉水、空心菜等作物自然水肥,经过微生物二次发酵,培养出营养均衡、稳定的肥料。
在长期的实践中,王卫国不断地总结土壤和作物生长规律。他发现,桃树根系深入土层不同深度,吸收的矿物质就不一样,相应的抗虫、抗病的效果就不一样。
而江南地区由于地质原因,多数桃树的根系只能达到30公分,要实现抗虫抗害,就只能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为此,他发明了一套排水系统,通过将水直排入不渗水的深层,促进桃树向60公分及以上深层生长,以此吸收相应元素,并自发产生抗虫、抗害能力。
此外,在他的桃园,我们会看到桃树底下的草长得很高。按照产业化观点,为了防止杂草争肥,应该使用除草剂。但他的观点相反,其中一个道理,桃树下有了草,虫子就会安心地窝在桃树下啃草,而不需要爬到桃树上吃叶子,虫害进一步得到解决。
十余年的经营过程中,他还不断砍树(更新树种),坚持品牌化运营(天母果园品牌),控制规模,精选渠道,并缓慢带动接受其理念的农户,逐渐走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现代科学农业之路!
健康的理念,健康的环境,才能生产出健康、营养丰富的农作物。埋首农业,青出于蓝,按照日本食品营养标准生产的天母果园,其产品大多数指标已经超过日本,其口味也令人味蕾一新!凭借着对农业热爱和持续研究,王卫国也被聘为国家首批林草乡土专家、“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2023年,王卫国留学新加坡学习金融的儿子回到上海,加入了他的事业,父子合力,做大都市桃园梦,亦成为一时佳话……
王卫国践行的食疗农业,作物王国践行的“农科公园”,投资人会员践行的订单农业,以及我在多篇文章里介绍的生态农业、自然农法、CSA社区支持农业、老年精品农业、观光/研学农业等,农业的做法其实很多样。
未必要做成多大产业,一批批的农业人,把根深扎在土地里,就会越来越有信心。现代农业,未来可期!
本文转自于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