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的“泪”,比亚迪的“天”
“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怀着冷却了的心窝漂远方/风雨里追赶/雾里分不清影踪/天空海阔你与我/可会变 (谁没在变) 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8月9日,比亚迪达成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无论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泪洒现场,还是会上播放的比亚迪人演唱《海阔天空》宣传片、《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宣传片,都让这场安排在深圳坪山比亚迪总部的发布会出圈了。王传福说,《海阔天空》这首歌,就是比亚迪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今年是比亚迪造车第20年。作为最早的入局者,这20年既是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探路史,也是比亚迪自身实现逆袭的奋斗史。王传福回忆时紧握话筒,几度哽咽,热泪盈眶。现场响起掌声和欢呼声,人们讶异于像王传福这样的“理工直男”也有在公开场合忍不住动容的时候。
在注重规模化效应的汽车行业,谁先跨过规模的门槛,就能领先竞争对手至少几年,获得收益、成本优势,也更有余裕投入创新。最早出发的比亚迪,率先做到了。从第一辆到第100万辆,比亚迪花了13年时间,从300万辆到500万辆,仅仅花了9个月。如今,等到了“春天”的比亚迪,新车推出节奏加快,达到第800万辆,甚至第1000万辆汽车下线的日子,还会远吗?
跌宕造车20年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深圳,到处都是尘土飞扬的工地,是一片等待开发、承载许多梦想起航的试验田。这其中,就有不到30岁的王传福的身影。1995年,他在深圳冶金大院里与朋友创立比亚迪公司。
最开始,比亚迪从电池起家,做到世界最大的电池生产商之后,在2003年决定收购秦川汽车开始正式造车。从模仿学习到掌握技术,比亚迪花了10多年时间打基础立根基。
20年来,比亚迪有过创造销量历史、被巴菲特青睐投资等高光时刻,也有过沉寂期,供应商、产品质量、公司架构等出现问题,嘲笑和质疑更是从造车之日起就如影随形。2017年到2019年,比亚迪连续3年利润大幅下滑,尤其是2019年,被王传福视为最艰难的一年,“曾经我们也怕等不到春天”。
转机出现在2020年。比亚迪在插混专用发动机、EHS电混系统、插混专用刀片电池三大核心技术领域迎来突破,研发出了DM-i超级混动技术。因为有巨大的需求,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插混技术的研发,插电混动从非主流成为现在的主流。加上国家政策的东风,比亚迪终于还是迎来了“春天”。
事实上,在很多关乎企业生存的时刻,王传福总是以自己的决断力排众议作出决策。
当做电池做到超越三洋、全球第一时,决定跨界造车;当20年前还是燃油车的天下时,果断押注新能源,并于去年宣布停止燃油汽车整车生产;当以垂直整合筑起企业优势壁垒时,宣布开放系统共建生态;当迎来“春天”时,吸取过往的教训,坚定“技术为王”的路线。
很多人说他赌赢了,也好奇他如何能保持洞察力。技术是王传福最常提到的原因,“你要有技术的眼光,你就(能)看得很透”“技术可以让企业家变得更聪明,眼光更远 ”。
“我是一个工程师,懂技术,技术首先是为我(企业)的战略服务,比如说在七八年前看到技术的成熟度,也看到技术未来的成本。我们企业追求技术为王、技术至上,我本人还有团队都是技术型的干部,我们可能都是工程师,逻辑能力也很强,按照逻辑、数据、技术来定我们的方向,而不是说靠大胆、靠蛮干、靠赌博,那不是我们的风格。”他曾公开说道。
当然,企业家不能只管技术,也要看市场、环境来判断形势,判断企业的发展方向。但技术的领导者,往往就是行业的领导者。王传福认为,企业领导一定要敢于投入。
王传福说,在最近的12年,比亚迪有11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很多时候甚至达到净利润的3到4倍。哪怕是在最困难的2019年,净利润只有16个亿,但在研发上却投入了84亿元。
截至目前,比亚迪在研发上累计投入超千亿元,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研发人员,平均每个工作日递交19项专利申请,获得15项专利授权,推出刀片电池、DM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筑起技术护城河。
“属于中国汽车的时代到来了”
2004年,比亚迪携早期研发的3款新能源概念车参加北京国际车展时,放眼望去全场都是燃油车。如今时移势易,在各大车展上新能源汽车逐渐将燃油车包围。
从2014年起,中国造车新势力陆续入场,小鹏、蔚来、理想、威马、零跑、哪吒、埃安等先后成立。近几年,传统车企继续推出新能源品牌,譬如东风的岚图、上汽的飞凡、吉利的极氪,高端化发展趋势明显,今年广汽埃安发布旗下高端品牌昊铂,比亚迪发布全新高端品牌仰望等。
车企内卷的同时,上海、广州、合肥、西安、重庆、常州……城市之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激战正酣。深圳也要下场了,其于8月初发布了2023—2025年的三年行动计划,剑指“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
如今的深圳,全市的出租车、网约车已经实现电动化,出租车在年底也将全面电动化。在比亚迪等链主企业的带动下,深圳逐渐构建了新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到2025年,深圳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争取超200万辆,全球汽车“含深量”显著提升,汽车产业工业产值达到万亿级规模。
群雄竞逐,势不可挡。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国内累计零售量达308.6万辆,同比增长37.3%,渗透率达32.4%。王传福认为,202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60%,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将提升至70%。
对外,新能源车企竖起全球化的大旗,加速出海,成为中国外贸的新增长点。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0%。
同时,大众、丰田等世界汽车巨头纷纷前来与中国新能源车企合作,以推动自身的电动化战略。以前中国需要与外国汽车合资,学习技术,而今攻守之势异也,中国汽车走上了从模仿到被模仿的道路。
“属于中国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中国汽车产业将诞生一批世界级品牌!”王传福在上述发布会现场断言。他认为,中国有创造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基础和实力。这份底气源于中国品牌掌握新能源核心技术,并具备完整的产业链。
第500万辆下线的当天,比亚迪在总部摆开的“席面”引发热议。一汽、吉利、东风、长安位居C位,小鹏、蔚来、广汽、上汽、理想、奇瑞、长城,以及比亚迪的汉EV、海豹DM-i分布两边。背后是那句亮眼的标语:“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有人说这是格局,也有人说比亚迪这是想当“武林盟主”。回看王传福过往的受访可以发现,他眼里真正的对手,始终是燃油车。当同行一起做得更好,燃油车车主买电动车,电动车市场的扩大,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王传福曾提到,创立比亚迪的初衷之一是“为了骨气”,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如今都慢慢应验了。凭借新能源的换道超车,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华系车,正逐渐挺起自主品牌和产业的脊梁。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