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全球首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盲态审核暨阶段性揭盲会在北京、河南两地同步举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苗专班、国家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有关专家出席。
疫苗接种后安全性好!
1. 疫苗接种后安全性好;
2. 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
3. 接种疫苗组受试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
4. 18-59岁组中,剂量按照0,14天和0,21天程序接种两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7.6%,按照0,28天程序接种两剂中和抗体阳转率达100%。
此次研究旨在评价新冠灭活疫苗在18-59岁健康受试者中,按照低、中、高剂量和0,14、0,21和0,28不同程序接种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重点关注疫苗接种后的细胞免疫变化情况,探索了疫苗接种的免疫程序、免疫剂量、安全性、免疫原性及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趋势。
截至目前,Ⅰ/Ⅱ期临床研究受试者共1120人,已全部完成2针次接种。据介绍,此次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灭活疫苗临床试验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Ⅰ/Ⅱ期临床研究。4月12日,该新冠灭活疫苗全球首家获得临床试验批件,Ⅰ/Ⅱ期临床试验在河南省武陟县同步启动。
在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导下,临床试验现场连续奋战66天,全球首个获得了新冠灭活疫苗2针接种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对不同年龄、不同程序、不同剂量、不同针次的研究结果,均有较为完整的呈现。这也是迄今为止时间最长、数据最全面、效果最理想的新冠疫苗临床研究结果,为我国疫情防控和紧急使用提供了科学、可评价的数据。
与此同时,中国生物积极推进Ⅲ期临床的海外合作,与多个国家的企业及机构确定了合作意向。中国生物已率先建成了高生物安全等级生产车间,这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符合生物安全和GMP标准、从数量上能够满足紧急接种需求的新冠疫苗生产车间。
针对北京近期新发病例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病毒新基因型,有专家担心可能“会导致疫苗效果减弱甚至无效”,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国药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已经注意到了这一新基因型,但它“仍然在今天阶段性揭盲的疫苗覆盖范围之内”,所以不会影响目前灭活疫苗的有效性。
中疾控:没有证据表明三文鱼是新冠病毒的宿主或中间宿主
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专家施国庆6月16日晚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们没有证据表明三文鱼是新冠病毒的宿主或中间宿主。
在这次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相关的被污染的局部场所,通过检测确实发现三文鱼有被污染的情况,但是进入到污染场所之前的三文鱼,并没有检测出新冠肺炎病毒。他强调,无论食用三文鱼或者其他食品,都应该清洗的干净,进行必要的加工食用。
文章来源:合肥市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