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天才少年火了:从小“被管”和“没被管”的孩子,12岁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最近,又一位“华为少年”火了,
在B站视频里,他展示了自己造的一只钢铁侠的机械臂——Dummy。
他在厕所远程展示了如何给一颗葡萄完美地缝针,引发全屏阵呼。
他不仅是华为公司以200万年薪收入“天才计划”的学霸,
还是B站上走红多年的大神。
他热爱科技。
骑自行车不小心摔倒了,
就动手把自行车改装成自动驾驶;
花三个月时间,做了一台硬币大小的智能小电视;
除了搞学术、玩发明,画画、弹吉他、剪视频等样样会。
他就是网友口中“除了生孩子什么都会”的“复合型天才”——稚晖君。
你恐怕想不到,
这样的天才,竟然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厨师家庭。
而他的父母,最值得人称赞的教育方式,就是“不管”。
他的父母真的是“不管”吗?
是,也不是。
父母对稚晖君的教育只有一条大原则——
保证成绩,除此之外,儿子爱干嘛干嘛,父母都不会干涉。
稚晖君喜欢研究电器,
家里的收音机、电视、钟表,
在他的“魔爪”之下,四分五裂。
父母没有过多责备,
只是特意找了些旧家电给他拆,
以减少经济损失。
高中毕业那年,
稚晖君想去深圳打工,父母也没反对,
他在深圳当了一个月的流水线工人,
用赚到的工资买了一台智能手机。
至于选专业,父母更是随儿子的兴趣,
对儿子的要求只是——有点出息就行!
看到这样的天才,你或许会疑惑:
我家孩子每天管,
但怎么还是这么不自律、不懂事呢?
其实,稚晖君口中所有那些“我爸妈不管”,
都是一种父母对孩子的尊重,
尊重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成长。
正是这种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
让稚晖君保留了对科学最本能的兴趣和求知欲。
作家刘墉的儿子刘轩,
在中学时代厌学,
把考过零分的赛车手舒马赫当成自己的偶像,
性格叛逆,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刘墉和儿子约定,
如果儿子也能考零分,
并且遵守考卷不留着题目不做的规则,
他就不再干涉儿子的学业。
儿子正处于青春期,总是想和父母对着干。
于是,他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约定。
他以为考零分很简单,
却发现原来即使乱蒙,
也不可能全部蒙错。
一年后,刘轩终于考出了零分的成绩,
因为试卷上所有的题目他都会做,
知道要选哪个答案才是错误的。
这个时候,他也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苦心。
最后,刘轩考上了哈佛大学,
成了著名主持人、作家。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无穷的潜力,
只要家长不强势逼迫,
而是用“谋略”点燃孩子的兴趣,
就能帮孩子找到持久的内驱力。
从刘墉和刘轩“考零分”的约定中,
可以看出刘墉独特的“育儿智慧”,
看似“放任不管”,实则运筹帷幄。
首先,他充分了解自家孩子的性格。
在与儿子谈话之前,
刘墉不仅了解儿子的爱好和偶像,
也清楚儿子不服输、能坚持的性格,
才想出以“考零分”激励儿子努力学习的妙招。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家长只有花时间了解自己的孩子,
才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他给予了孩子充分的尊重。
一个正在求学的少年,
梦想着成为舒马赫一样的赛车手,
也许很多家长都无法接受,
刘墉却“反其道而行之”,
以这个“理想”和“偶像”为药引,
治好了儿子的“厌学”症。
有调查显示,每天放学回家,孩子最讨厌听的话就是:
“赶紧去做作业!。”
这种命令式的沟通,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可以给他几个选择:
“你是想先看动画片,还是先写作业呢?”
以退为进,把主动权交给他,
被充分尊重的孩子,学习主动性会更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最忌讳的,
就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贬低孩子的喜好,
要学会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战友”,而不是敌人。
最后,他懂得等待和鼓励。
在刘轩“向零分冲刺”的一年里,
刘墉一直关注着儿子的学习情况,
给儿子足够的时间去努力、去改变。
孩子考了90分,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扣掉的10分上。
而是先关注到他进步的地方:
“宝贝你真棒,比上次多考了10分呢。”
不断巩固孩子的成就感,他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又浩大的工程,
克制住急躁、焦虑的情绪,
学会淡定地掌舵,
是有智慧地“懒”的一个心理素质。
他自己去摸索,才能真正找到自己内心的火焰。
每年高考成绩出榜,
各地的状元们总是格外瞩目,
他们的家庭教育,更是让人关注。
重庆市理科状元谢欣颖,高考成绩726分,
她平时的良好学习习惯,连班主任都佩服。
而谢欣颖的父亲却说,
学习上主要靠孩子自觉,
他们只是小时候就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从小培养学习习惯,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光是“陪孩子写作业”这件小事情,就难倒了无数家长。
其实,没有天生不爱学习的孩子,
有时候,恰恰是家长跟得太紧,做得太多,
反而剥夺了孩子最原始的求知欲。
教育家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说道:
在缺少自由的家庭生活中,你的孩子应该会变得越来越听话,
但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将来比你强,他的幸福感绝不会比你多。
想让孩子养成生活独立、学习自觉的好习惯,
并不是靠家长的权威来发号施令,
或者制定纷繁复杂的规矩来约束孩子,
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生活中,很多妈妈从孩子睁开眼睛那一刻,
就开启“催促+唠叨”的模式,
催起床、催刷牙,催吃饭,
孩子放学回家,又开始催作业、催睡觉。
家长不妨改变下自己的说话方式。
孩子学会自己吃饭了,
但是很磨蹭,而且还总是撒掉饭菜。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他不小心撒在桌子上的饭菜,
而是鼓励他:
“宝贝真棒,会自己吃饭了,
不过下次不用把饭菜分给桌子啦!”
用简要的提醒和温和的建议,
代替无休止的催促和唠叨,
并让他下一次继续尝试。
父母还可以使用工具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生活。
离开了家长的唠叨与催促,
孩子可能一时间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指导孩子,
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
比如,教孩子养成“列计划”的习惯。
不要小看“列计划”这个小习惯,
列好的计划,就是许下的承诺。
孩子虽小,也会重视自己的承诺,
想要完成计划好的任务。
比如,借助闹铃、计时器等工具,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让孩子对做什么事该用多少时间心中有数。
因为,多给孩子一点耐心,
他会慢慢形成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的内在节奏。
当孩子不愿意听父母的意见时,
不妨“佛系”一点,给孩子犯错的自由,
也不急着为他“收拾残局”,
而是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从犯错的结果中吸取教训,
在吃亏的过程中获得经验。
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意识和热爱,
也必须靠他一点点去尝试、去感受,
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
真人秀节目《做家务的男人》第一季中,
魏大勋父子的一次谈心,特别让人感慨。
魏大勋成年以后,父母一直跟他住在一起。
母亲在生活上精心照顾他,父亲也爱“黏”着他。
魏大勋有一次对父亲说:
“你每天跟我这么走,总不是个事。”
父亲的回答却让他觉得可怕:
“爸爸就是跟着儿子走嘛,不跟着也没意思啊。”
他后来又找爸爸谈心,直截了当地告诉爸爸:
“你的有意思没意思,跟我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没有办法保证你的人生一直有意思,
你得自己去找你自己的快乐。”
魏大勋的这番言论,可谓“人间清醒”,
既让父母停止了过分的付出,
又为自己争取了独立的空间。
很多父母能够在孩子幼年的时候,
给予无微不至的爱和照顾,
却难以做到在孩子成年时,
及时退出他的生活。
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所说:
“这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
只有一种爱指向分离,
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行为上,减少对孩子生活的“包办”,
态度上,忍住对孩子的指指点点,
思想上,知道在孩子心中的位置,将被朋友、爱人所替代。
而退出孩子生活的父母,
又该怎么做呢?
首先,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这些年,为了孩子放弃掉的兴趣爱好,
不妨再重新拾起来,
约上三五好友,打打球、爬爬山,
独处的时候,看看书、弹弹琴。
其次,和孩子保持亲密有间的距离。
作为父母,可以尽情表达对孩子的爱和思念,
遇到困难时,也可以理直气壮地找孩子帮忙,
但是请记住,
尊重成年孩子选择生活的权利,
不对他的生活指指点点,
才是父母最高级的自律。
最后,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电视剧《三十而立》的结尾,
顾佳和父亲的一段对话特别感人。
顾佳经历了婚变、破产等一系列变故,
顾爸耐心地开导顾佳,还特别嘱咐她:
“挺直腰杆过日子,你爸爸在养老院这边,还没死呢!有什么事,有你爸爸呢!”
正是顾爸的担当,给了顾佳前进的勇气,
让她迅速处理好眼前的烂摊子,回到老家重新创业。
父母得体的退出,但却永远都在,
孩子就有了成长的可能。
最好的教育不是严加管教,
而是一种“放养”的智慧。
以身作则,才能给予内驱力。
当你专注于自己的提升时,
即使不再逼着孩子成材,
不再要求他达到什么目标,
孩子也会把你当成榜样,
努力向你看齐。
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
不把撒手不管当成静待花开,
也不把过度付出当成控制孩子的筹码。
给孩子的思想以空间,但要注意养孩子的习惯。
看似“不太管”的背后,
是知己知彼的胸有成竹。
好的亲子关系,
并不是像树与藤蔓那样的互相纠缠,
而是相互搀扶,并肩前行。
育儿路上,
父母适时地放手,
是帮助孩子挖掘内在的无限潜能,
给孩子的未来,
披上独立和勇敢的铠甲。
本文转自于 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