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赌城”拉斯维加斯变成了“失业之城”。
有人开着百万豪车领着免费的食物,过去他们开车到这里是来看猫王演唱会的;
有的酒吧已经歇业改为卖菜,而这里,过去只有纸醉金迷、灯红酒绿。
赌城老板甚至给出1000张免费机票,一度登上热搜,人却没吸引来。
而大洋彼岸的“赌城”则是完全不同的景象,早有远见的它,在早几年就已经用“给钱送房子”的方式吸引人来了。澳门?不,合肥。
只是区别是,拉斯维加斯想吸引来的是赌徒。
而同样是“赌城”的合肥,想吸引来的是人才。
(2018年人才落户政策)
前几天《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出炉,合肥终于跻身新一线城市!这一把,合肥赌赢了!
榜单一公布就有人在网上发出“合肥配吗?”的疑问。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1949年建国时还是小县城的合肥,2004年在城市排名中仍旧排76名,但到2019年已经跃居第21名。在过去15年里,合肥是全国城市经济增速排名第一的城市。
所以合肥配吗?配,配极了!
从小县城到新一线,合肥手里的砝码是人才,而牌面是各种高新技术。
这一路走来,合肥实际上就像一个赌徒,只是幸运的是,有了砝码和牌面的它一直在赢,并将继续赢下去。
第一赌:砸锅卖铁也要赌一把中科大
建国前的合肥,只是一座安安静静的小县城。
同期安徽的城市中,芜湖人口25万、安庆人口12万、蚌埠人口10万,而合肥只有7万人。而毛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合肥不错,为皖之中。”
于是合肥这个“弟中弟”就在周围兄弟不服的目光中,突然成了只有名号没有实力的大哥。
(图片来源:知乎@朱定好律师)
更惨的是,合肥虽然当上了省会城市,但与地扼京沪干线的珠城蚌埠、占位长江黄金水道的江城芜湖相比,合肥一度被称为“孤岛”省会。
因为以前所有的重要火车线路都巧妙的与合肥避开了。合肥一度被称为“铁路盲肠”。
——这种“穷山恶水”的环境下,合肥要想逆袭翻盘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很多机会人生中只有一次,而合肥,就成功抓住了唯一的一次逆袭翻盘机会,送上了所有的筹码all in 豪赌:
1969年,受国内外复杂局势影响,13所在京高校因故被迫外迁,疏散到全国各地,史称“京校外迁”。其中最不受待见的一所学校,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
当时全国因为“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吃不饱饭是很多人的共有记忆,而当时一所大学几千张嘴,就成了很多省市的“负担”——中科大原本计划去河南,被拒绝了,改去江西,又被拒绝了。
虽然河南拒绝了中科大,但河南出身的安徽省领导人李德生,独具慧眼将中科大邀请到了安徽安庆落户。
——安徽省当时明确表示“安徽人民即使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国的科学苗子保住”。
没想到这句话一语成箴。
中科大搬迁过来后,仪器设备损失2/3,教师流失1/2以上,几乎是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状态。
然而这挡不住合肥对科学的热忱:
最初中科大刚来时,连教学楼都没有,被安置在一栋仅能容纳300人的三层小楼里。屋子里没有床铺,也没有席子,只能睡在水泥地上。
师生们就从当地老乡那里买来稻草铺在地上,各人自带被褥,睡在稻草垫上。人多房少,一间屋子要睡十几个人。
随着下迁的人越来越多,小楼住不下了,于是安徽咬咬牙,将合肥的师范学院的校舍腾了出来,给了中科大。
坐落于淮河以南的合肥,没有暖气,冬冷夏热,生怕师生呆不惯的合肥干脆为中科大建立起了第一条供暖专线,让中科大从此成为了南方有暖气的大学。
不仅如此,当时穷困落后的合肥,生怕老师学生缺电不能好好学习、研究,干脆给了中科大最高级别的供电保障——政府可以停电,中科大绝不能停电。
后来其实有人诟病合肥,说“合肥配不上中科大”,甚至说“是合肥阻碍了中科大的发展”。
但社长并不这么认为,我甚至觉得或许中科大迁回北京也未必有更好的发展。说得难听一点,合肥当时就像深爱着孩子的穷父母,虽然穷,但几乎倾其所有把最好的都给了收养来的孩子。
而北京资源充足,孩子却众多,尤其偏向清华北大,重回父母怀抱的中科大未必真能争来家产。
只是,合肥明明知道这个孩子不是亲生的,随时都有可能会回京认亲,到时候合肥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然而合肥并没有退缩,几十年来一如既往对中科大好:甚至后来中科大要扩建的时候,合肥干脆把中科大互不连接的东校区和西校区之间的部分拆了,划为中校区留给了中科大。
合肥这次倾尽全力的all in豪赌,赌赢了:
1972年 科大重建数、理、化基础教研室,恢复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1978年2月 科大恢复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正因为有了中科大的“下嫁”,合肥这个穷困的“铁路盲肠”城市,终于有了逆袭翻盘的筹码——人才。
虽然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产出,但没有工作岗位承接的情况下,人才不断流失的合肥只能不断为它人做嫁衣裳。
所以赌赢了中科大的合肥,只能继续赌。
第二赌:家电,赌上了“小县城”的命
2000年,作为省会的合肥GDP为325亿,在全国所有城市的排名80名开外。说难听点,你如果不把排名表拉到最底下,你是找不到合肥的。
接下来的合肥,一改过去低调、稳重的形象,合肥赌了一把,上台了一系列看似激进的措施:大搞建设、大搞拆违、大搞招商。
拆违、建设影响到了不少市民,当时街头巷里都在议论:“合肥迟早完蛋,地产兴市能有什么出息,一辈子垫底、一辈子小县城的命!”
但事实证明,那一把,合肥赌对了。
违建被拆除、道路被拓宽、高架被搭起之后,合肥的钱虽然花掉了,但经脉也被打通了。
配合着极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来了海尔、美的、格力、TCL、三洋等十几家企业落户,本地的家电企业美菱、荣事达、天鹅的货也都能出得去了。
从此有了“北青岛、中合肥、南顺德”的排号,合肥瞬间成为全国三大家电制造业基地之一。
现在的合肥,平均12秒就可以下线一台滚筒洗衣机。
2018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也是在合肥举行,毕竟合肥当之无愧,它的家电规模目前已经达到全国的20%,这时候的它已经成了全国3大家电产业基地之首。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至少这一把,合肥赌赢了。
第三赌:用城市地铁换京东方一博
自从把交通经脉打通,合肥的经济来源就已经基本集中在家电行业了,只是到了2006年前后,开始处于停滞状态,尤其受制于屏幕。
我们的液晶面板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完全依赖进口,甚至有一段时间,液晶面板的进口规模仅次于石油、铁矿石、芯片,而位居第4位。
不就一个屏幕吗?有什么重要的?
它其实不仅仅关系到你得刷更贵的手机、看更贵电视,甚至护卫着领空的战斗机需要液晶面板、保障病危人士的心电监护仪需要液晶面板、汽车生产线的运作需要液晶面板……
当面板被国外垄断时,也就意味着在高科技领域我们会任人宰割,国家复兴更无从谈起。
2006年著名的液晶显示专家来合肥考察,他怎么也无法想象。面前这个裤管一个高一个底、鞋子上都是泥巴、一副工地形象的男人就是合肥当时的市委书记。
但对于液晶产业的重视程度和对京东方的欢迎程度却出乎意料的高。为了拜访京东方,当时的市长甚至几个通宵不睡,研究了几晚上京东方的资料。
当时的京东方,股价虽然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重创,但仍是市场上的一块肥肉。
不仅有北京这样根正苗红的根据地,也有愿意拿出100亿橄榄枝的科技新城深圳蹲守,还有成都、武汉在一旁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而2008年的合肥,财政收入尽管较2年前已经翻倍,却也只有区区300亿规模,而GDP仅仅只有1665亿。
大概是什么规模?作为省会的合肥还不如浙江嘉兴。
也是这一年,全球金融危机让很多城市、很多企业都受到了冲击,但合肥又一次抓住了逆袭的机会。
这一次,合肥赌的是京东方。
就在京东方马上就要进入跟深圳的实际性谈判阶段时,让京东方也没想到的是,当时的合肥市委直接放话:合肥就是砸锅卖铁,也必须要做成这件事!
也是这句话,让京东方最终选择了合肥。前一天还在深圳喝得不省人事的京东方老板王东升,跌跌撞撞上了飞往合肥的航班。
后来回忆起来,他说:“人醉了,心没醉。所有城市的人都待我如上宾,但只有合肥,做到了这样坚定而执着的上下一心。”
当时合肥财政收入一年只有300亿,却拿出来百亿规模吸引京东方,这在那个时代是需要很大的魄力的。
但所有人也都知道:得留下京东方。因为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会像一条巨龙,为曾经的小县城带来无限的机会和财富。
老天总是不会亏待努力而执着的人,机会和财富在不久后真的就来了。
2009年4月开始破土动工,这次合肥和京东方签约建设的是6代线项目,真正投产之后,可以直接覆盖18-37寸的各种产品。
就意味着大陆终于结束了液晶屏没有6代线的历史,器件也不再依赖进口,中国的彩电业第一次获得了本土显示屏供应商!日韩在这个领域争霸的时代,结束了。
在随后的10年里,京东方在合肥还开了8.5代线和10.5代线,带动了70多家配套企业到合肥来发展,并且让合肥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屏产地之一!解决的上下游就业岗位数不胜数。
京东方也确实争气,这些年京东方一直在不断加紧技术的研发投入:
2011年,京东方的专利申请数量突破了1000个;
2012年,数量达到了2600个;
2013年,达到了4200个;
2014年,达到了5100个;
……
到2018年,数量已经达到了9000个,总量更是超过7万个!
截止到2018年的数据,京东方显示屏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24%,增速居全球第一。在LCD市场中,京东方的份额更是让人惊叹。电视领域占比19%;手机领域占比23%;平板电脑领域占比36%;笔记本领域占比29%,全是全球第一!
直到2019年夏天,华为推出5G折叠屏手机,它用的“柔性屏”把京东方从幕后推到了台前,人人都知道了“合肥有个京东方”。
而当初选择京东方对于合肥,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抉择,更是在全球经济危机蔓延之际,合肥逆势而上的关键突破口。
当然,老百姓记住的自然不是这些数字,他们无法真真切切感受到几百亿的产业总值。
不过我问一个在合肥长大的朋友,他告诉我:“京东方成为一匹黑马后,家电业也一路飙升,家里很多亲戚都在各种家电厂上班。最关键的是,这些年电视机越来越便宜了,早几年3000多只能买个30寸的电视,而现在已经能买到75寸的大电视了!”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不过那几年,合肥真的吃苦了,停了正在修建的地铁,还一度传出“公务员发不出工资”的消息,被各种论坛大神嘲讽得体无完肤,不过,据说就是为了争取到京东方。”
如果不是京东方用多年的亏损,把日、韩企业拖入鲜血直流的价格战里,我们也不可能能这么快享受到这些。
好在,倾其所有的这一把,合肥又赌赢了。
第四赌:发誓改变缺屏少芯的局面
曾经,缺“屏”少“芯”,是中国制造的发展之痛。
带着京东方打赢面板产业的天王山之战,让合肥为中国带来了自己的面板。那么接下来,合肥就顺理成章的上了下一张赌桌——芯片。
芯片的分类太多了,我们熟悉的CPU芯片虽然大幅落后,但好歹勉强有国产。
但我们赖以保存数据的存储器芯片,虽然是中国芯片市场中的最大品类,市场需求达到全球的30%,进口额接近300亿美元。DRAM作为存储器的一种重要分类,96%市场被韩国三星、韩国海力士、美国美光3家寡头垄断。
垄断就意味着,我们在这块市场上会任人宰割——最近几年内存已经代替了黄金,成为了国内的头号理财产品:
以京东为例,金士顿 8G DDR4内存条,在2017上半年只需要470元左右,虽说比起去年有所增长,也还算在合理范围内。
但这之后的涨势开始不受控制,到2017下半年已经翻了一倍多,达到了939元。
我们只要纵观内存条价格历史,就会发现内存每一次涨价的背后都会经历一次“天灾”。
至于这个灾难到底是人为还是意外真的不好说,例如一开始内存涨价是因为颗粒场火灾、发大水,之后再到晶元颗粒库氮气泄露。
合肥这次的赌局,比京东方还难——DRAM这种最能体现集成电路规模经济效应和先进制造工艺的产品,我国的自主生产能力为零。
然而为了突破韩国、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合肥还是义无反顾地押下了重注:
2017年5月25日,由合肥市政府支持的合肥长鑫公司宣布,预计由合肥长鑫投资72亿美元,兴建12吋晶圆厂以发展DRAM产品,未来完成后,预计最大月产将高达12.5万片规模。
光有钱还不够,还得有人。
除了中科大的人才之外,为了应对国外全力防堵DRAM技术流入中国,长鑫疯狂从全球三大DRAM厂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挖人。
——毕竟之前的经验告诉合肥,人才越多,赌赢的希望越大。
之后这个耗资72亿美元的项目,就进入了长达两年多的缄默。
直到2020年5月14日,京东突然上市了一个其貌不扬的内存。这个看起来平淡无奇的内存采用的纯国产颗粒,就是来自合肥长鑫!
价格,也只有218元,还不到2017年高峰时期的四分之一。
很多硬件爱好者看到国产内存后,第一句话就是:从此我们不再用担心国外水灾、断电等神操作了。
国产内存上市的第一天,就立马遭到了国外品牌的“联合绞杀”——知名品牌金士顿雷电系列8G 2666 DDR4刷新了745天以来最低价,降到了215元。
当然,和之前的每一次一样,实惠的依然是老百姓。
——一件东西,如果你没有,那么别人会肆意勒索你。如果你有了,那么会坐下来和你好好谈价。
国产内存零的突破,就这么被合肥赌了下来。
最让人想不到的,除了京东方、长鑫之外,很多人听说过的人工智能语音龙头科大讯飞,其实也是合肥的企业。
而除了屏幕、内存、语音之外,合肥还投资扶持了集成电路企业,甚至多达100多家!这些企业在最初的时间里默默无闻,而在中兴被制裁之后,就成了我们和美国角力的筹码。
(图片来源:网络)
毕竟我们自己能造的芯片越多,对国外的依赖也就越小。
从开始赌中科大,一路赌下来的合肥,俨然成了中国的“硅谷”。
以京东方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以晶合、长鑫、通富微电、联发科技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以晶澳、通威、阳光电源等为龙头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
以安科生物、美亚光电、丰乐种业等为龙头的生物产业集群;
以欣奕华、巨一自动化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这些全都落户到了曾经一穷二白的合肥。
第五赌:押宝新能源
但这还远远不够,合肥心里很清楚,国家至关重要的新能源车战略,合肥只有江淮、安凯、国轩,没有领头的企业,所以,它还要继续赌。
毕竟汽车这个能以一己之力带动上万就业岗位的产业,推动全国GDP八分之一往前走的行业,实在太重要了。
再加上美国硅谷里诞生出了特斯拉,之后特斯拉带着它生产出来的车,迅速席卷世界。而合肥需要赌出一个属于它的特斯拉。
1991年,安徽太湖县,有个放牛娃长大了,参加高考后,离开了安徽,他叫李斌。
2019年,李斌和他创建的蔚来陷入了至暗时刻——在蔚来量产发力之时,国家取消补贴,接着连续自燃的事件,让蔚来召回四千多辆ES8,国内舆论一边倒的将蔚来踩进了地里。
到了2020年,当蔚来情况有所好转时,却遇到了资金的问题。
——此前烧了太多钱的蔚来,陷入了资金枯竭的局面,虽能保持着生产,但无力研发新车,急需一笔资金输血。
上海因为有特斯拉,北京因为有北汽,纷纷放弃了蔚来。
然而作为安徽人的李斌,在绝望中却突然发现——他的家乡没有放弃他。
当时的蔚来饱受争议,定位高端、高达4、50万售价的新品牌,每月大笔的支出都用在了已购车用户的服务上,很多人认为蔚来将钱烧到了不合适的地方。而且很多人认为,每个月3000多台的销量,更是难以撑起多少工作岗位。
然而合肥还是选择了接手蔚来,并一出手就给了70亿元。
双方公布框架协议,到达成投资,只用了65天。签约现场,李斌脸上的笑已经洋溢出了照片,他是真的感激安徽,创立蔚来的这5年来,他实在太过疲惫,舆论压力也太过沉重。
“感谢合肥和安徽的支持信任”,李斌在最终协议签订的当晚,微博发声直言感谢家乡。
合肥敢赌蔚来,并不是因为李斌是安徽人。毕竟蔚来落户合肥后没几天,合肥又还把江淮让给了大众主导。
合肥敢赌蔚来,是因为“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蔚来能不能活下去不重要,大众会不会吞了江淮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蔚来和大众带来的人才、供应产业链将会让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受益。
就像当年喊出“安徽人民即使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国的科学苗子保住”一样,只不过这次合肥要借助蔚来和大众,种下新能源产业链的火种。
写 在 最 后
从没有路灯的小县城,发展到新一线,合肥度过了难熬的70年时间。
这一路走来,合肥玩的都是勇敢者的游戏。每一次的选择都决定了接下来几十年的发展,更意味着国家层面某个产业的“从无到有”。
而这座城市,放眼全国,赌性之大、目光之准 无出其右。
这次会不会赌赢?我不知道。
但在几百年前:
在晚清几位重臣发起的“洋务运动”中,有一位叫李鸿章的带头人。
第一家机器制造局、第一家机器织布局、第一家电报局、第一个海军基地、第一支远洋海军、第一支洋枪队洋炮队、第一家外文翻译馆、第一条铁路、第一批官派留学生,都和他有关。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为落后中国的科技发展留下了火种。
而他,来自合肥。
在几十年前:
1971年,中美关系稍有松动,杨振宁马上就决定回中国看一看。
不仅成功架设起中美之间科学家友谊和交流桥梁,更是凭借自己的资源,直接或间接帮助中国建立60多所物理实验室,以清华大学的署名发表了30多篇SCI论文。
不仅如此,杨振宁还推荐超过一千名优秀人才出国深造,很多人回到祖国后,也成为了中国科学界各领域的顶梁柱。
杨振宁,也是合肥人。
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产自合肥;
中国第一台VCD播放器产自合肥;
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产自合肥;
中国缺“屏”少“芯”的局面是合肥打破的;
……
——中国科技的火种,在合肥亦或是合肥人手上,从来就没有熄灭过。社长相信,这一次也将和历史上的每一次一样,继续传递下去。
合肥,是一座赌出来的英雄城市,它从来不应该被小看。
来源:电动车公社(ID:EVgong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