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要谦虚不要骄傲

稻盛和夫:要谦虚不要骄傲


在年轻的时候我就认为,“六项精进”是搞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它也是我们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条件


如果我们每天每日都能持续实践“六项精进”, 我们的人生必将更加美好,美好的程度将超过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想象。


事实上,我的人生 就是这样。 

——稻盛和夫《六项精进》



我认为,谦虚是最重要的人格要素。我们常说,那个人的人格很高尚,意思是说,那个人的人格中具备了谦虚的美德。

谦虚很重要。这并非只针对成功后骄傲自大的人,要他们谦虚,而且是要求经营者在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 

年轻的时候,我知道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惟谦受福”。不谦虚就不能得到幸福,能得到幸福的人都很谦虚

从京瓷公司还是中小企业的时候起,我就崇尚谦虚。公司经营顺利,规模扩大,人往往会翘尾巴,傲慢起来,但我总是告诫自己,绝对不能忘记谦虚二字。 
    
“惟谦受福”是一句非常重要的格言,我下决心,信守这句格言。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用强硬手段排挤别人,看上去也很成功,其实不然。
    
真正的成功者,尽管胸怀火一般的热情,有斗志、有斗魂,但他们同时也是谦虚的人、谨慎的人。 谦虚的举止、谦虚的态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资质。
    
然而,就像我刚才讲过的那样,人们往往会在取得成功、地位上升之后忘记了谦虚,变得傲慢。

这个时候,“要谦虚,不要骄傲”就变得更加重要。

01
必须经常保持谦虚的姿态

据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持有“自我中心”价值观的人,即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的人,会不断增加。

但是,在“自我中心”价值观的人当中,只能产生“自我”与“自我”的冲突,需要团队间互相配合的工作就无法取得进展
 
陶醉于自己的能力或微不足道的成功,骄傲自满,就得不到周围人的帮助,还会妨碍自己的成长。 
 
为了形成团队合力,在和谐的气氛中有效地展开工作,必须意识到“有了大家才会有自己”,保持持续谦虚的态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02
谦虚使人进步

我一直强调“必须经常保持谦虚的态度”。谦虚才是学习上进的源泉。 
 
中国古语中有“惟谦受福”的格言,意思是傲慢得不到好运和幸福,只有谦虚的人才会遭遇好运、获得幸福。 
 
说到谦虚,也许有人会感到没有面子,但这种想法不正确。人,往往正因为没有内涵,才需要自吹自擂,借此来满足自己的显示欲。谦虚的人有时会被认为是傻瓜,其实觉得谦虚的人是傻瓜的人才是真正的傻瓜。 
 
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如果稍微有点盈利就沾沾自喜,不知天高地厚,那么他们的企业就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如果失去谦虚之心,傲慢起来,那么靠神灵的保佑好不容易才提升的收益,获得发展的公司,会转眼间出现赤字,面临破产。

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把保持谦虚的姿态铭记在心。 
 
前文有述,企业经营者必须使团队团结一致,统一方向,始终保持心心相印的和谐气氛,才能最有效地开展工作,要养成这样良好的企业风气,首先领导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只有领导以身作则,下属才会跟着一起前进。 
 
如果企业中的中层管理人员摆架子,上层领导骄傲自满,那么团队配合就搞不好,形不成团队合力。职位越高的人越应该谦虚谨慎,深入群众,向大家传递企业的理想,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如果公司领导和一般员工都有“谦虚的姿态”,那么就能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之上,企业一定能发展壮大。 

03
人一旦傲慢必定灭亡

顺着佛陀“知足”的思想去考虑,那么,可以意识到,现代文明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已经足矣,不再前进也无妨。有人会说:“不!还远远不够,我们希望更加富裕的生活。”

我想对这些人说:“让我们更谦虚一些吧。”  
 
历史上凡是失却谦虚的文明,全部灭亡了。在这一点上,个人也一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惟谦受福”的说法。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实业家,不管取得过怎样的丰功伟绩,一旦失却谦虚,傲慢起来,那就必然灭亡。  

但问题是,现在的人类不约而同一齐傲慢起来,所以,回归谦虚,重新树立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非常重要。在此之上,必须建立人类共同的哲学,构建21世纪拯救人类的新哲学。然后希望全世界的领袖们汇聚一堂,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共同探讨人类的出路。  

以埃及文明为代表,古代的人类都对太阳抱着某种信仰,也就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之情。大家都抱有一种明确的思想,就是人类靠自然的恩惠才能生存。 
 
然而到了近代,充满好奇心的人类发挥自身的智慧,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近代文明的发展,不以自然而以人类为主体,似乎发挥人类的智慧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利用自然。

因此不断地改变自然、放肆地破坏自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由高度的科学技术支撑的近代文明。 
 
构建了对人类而言非常优秀、非常舒服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类觉得自己的一切理想都能实现。宏观上讲,人类飞进了宇宙空间,微观而言,人类踏进了纳米世界,或者已经能够操控生物的DNA。 
 
然而结果是人类生出了傲慢:“我们可以为所欲为!”
 
“只要让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们将无所不能!”  
 
不错,是人类孕育了卓越的科技,但人类因此滋生了傲慢,现在的人类正在错误的道路上加速奔跑。我们不必提倡复古,但像古埃及人一样,感谢太阳的恩泽,对太阳抱有虔诚的信仰之心,回归到这样的思想。就是说,傲慢的人类,应该重新以敬畏之心应对自然,回归尊重自然的哲学。 
 
我们现代人,也应该对自然的伟大力量抱持虔敬的态度,这样才能稍稍节制人类的傲慢。 
 
人类的傲慢破坏了自然环境,带来了以地球暖化为象征的、深刻的环境危机。地球已处于危险状态,这次(2008年7月)参加日本北海道洞爷湖西方八国会议的首脑们都承认了这个事实,但谁也不肯承诺“自己率先垂范,为改善环境作出牺牲。”对危机的认识不断加深,但具体对策却向后拖延,会议就这样草草收场。  

我以为,“国家”存在的本身就带来了人类的傲慢。不论大国还是小国,不论先进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家都在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即所谓的“国益”,实质上是“以国家为单位的私利”,各国为争夺自国的私利而陷入傲慢。

各国只主张自己的“国益”,当然会发生冲突。极小、极小的领土归属问题,往往引发国际性的纷争。由开始时小小的火种导致大动干戈。在核扩散难以遏制的今天,还可能诱发核战争。为了防止此类悲剧的发生,我们都必须恢复谦虚的态度
 
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如果各国一味强调自己国家的利益,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抱着“利他之心”,考虑人类全体的利益,国际社会必须建立起能够持续和平繁荣的邻居式的友好关系。 
 
在自然界,在这个狭小的地球上,动植物都在友好地共生共存,只有人类制造出国家,决定了国境,主张自己的国益,计较自己的得失。人类要向自然界学习,回归谦虚,再次感谢自然的恩惠,不是我们在自然中“活着”,而是自然“让我们活着”,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重新回归谦虚和虔敬。 
 
谦虚是日本人失却的美德之一。颔首低头以示恭敬,功劳让与别人,得意时不忘形,互相礼让,秉持一颗审慎谦卑之心。 

人生在世,有时需要强调自我,坚持自己的主张。但是谦虚这个有代表性的美德渐渐被我们遗忘,却不能不说是日本社会莫大的损失。住在这个国家里不再感到愉悦,失却谦虚礼让是原因之一——这决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 
 
确实,对凡人而言,要始终保持谦虚决不是容易的事。我这么强调谦虚,但骄傲自大之心有时仍然让我有些趾高气扬。 
 
在精密陶瓷这个未曾开拓的领域,我开发了很多新技术新产品,京瓷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发展。同样KDDI的发展也令人惊叹。周围的人异口同声称赞我,甚至吹捧我。聚会时奉我为上宾,让我坐上席,要我致词介绍经验,这些似乎天经地义。 
 
虽然我不断自我告诫要虚心,但久而久之,有时仍不免自我陶醉,在心底一角冒出自满情绪。我那样拼死努力,业绩如此辉煌夺目,接受这样的礼遇不是理所当然吗? 
 
偶尔会这样志满意得,但某种境况下我又会猛然醒悟:“不行不行!自满情绪要不得,”立即检点反省自己。即便已经皈依佛门,直到今天,我仍会有这种心理上的反复。 
 
仔细想来,我所具备的能力,我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非我不可的必然性。别人拥有同样的才能,扮演与我相同的角色,也没有任何不妥当,没有任何不可思议之处。至今我所做的一切,别人也可以取而代之。 
 
所有这一切,都是上天偶尔赏赐予我,我不过努力加以磨炼而已。我想,任何人的任何才能都是天授,不!才能只是从上天借来之物。 
 
因此,杰出的才能,由这才能创造的成果,属于我却不归我所有。才能和功劳不应由个人独占,而应该用来为世人为社会谋利。就是说,自己的才能用来为“公”是第一义,用来为“私”是第二义我认为这就是谦虚这一美德的本质所在。 
 
然而,随着谦虚精神日趋淡薄,把才能私有化的人有增无减,特别是身居要职,理应成为众人楷模的领导人,这一倾向尤为明显。曾经具备优秀传统、出色业绩的大企业,原有的组织规范、伦理道德已经废弛,以至违规违法的丑闻层出不穷。还有那些受国民委托管理公共行政、薪金来自民脂民膏的官僚,利用特权中饱私囊者也不乏其人。 

大企业的领导、干部和官僚,他们的能力无不高人一等,为什么他们常常丑闻缠身,贪污渎职呢?因为他们把才能据为己有。他们认为才能纯属私有,而非从上天借来之物,不必用之于公,心安理得地把才能用于满足自己的私利私欲。
 
我年轻时日本社会还很贫困,当时我认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而且我努力去做的是“诚实”二字。 
 
对人生对工作,尽可能做到诚实。不马虎,不偷懒,拼命地工作,认真地生活。我认为,这对经历过贫苦时代的日本人来说并不稀奇,这是融入当时日本人血肉的一个特征,也是一种美德。 
 
不久,日本经济起飞,社会变得富足、安定,京瓷的经营也上了轨道,规模扩大。这时“感谢”在我心中占的位置越来越大。诚实的努力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此时,“感谢”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种体验反复多次以后,“感谢之心”在我身上成形,成为我生活中始终贯彻的道德准则之一。 
 
回顾自己,“感谢之心”就像地下水一样,滋润着我道德观的根基。而这与我在幼年时的体验深切相关。 
 
我的老家在鹿儿岛,我四五岁时,父亲带我去参与过“隐蔽念佛”。所谓“隐蔽念佛”,可远溯至德川时期,“一向宗”受到萨摩藩的打压时,那些虔诚的佛教徒把宗教仪式偷偷保存了下来。我幼小时,还保留着这种信仰方式。 
 
和几对父子一起,我在日落后漆黑的山路上,借着灯笼的亮光,一步一步攀登。大家默默无语,在恐怖和神秘气氛的笼罩下,幼小的我也拼命地紧紧跟在父亲后面。 
 
登山的终点是一户人家,进去一看,佛龛里摆放着气派的佛坛。身穿袈裟的僧人在前面诵经。屋内零星点着几支小蜡烛,十分暗淡,我们各自坐下,融入那昏暗之中。 
 
孩子们端坐在僧人后面,静听着低沉的诵经声。诵经结束,孩子们按指示一个接一个向佛坛献香拜谒,我也照着做了一遍。 
 
这时候僧人会对孩子简单地说几句话,有的孩子被要求再来,而我听到的却是:“你已经行了(不要再来了),今天拜过就好了。”  
 
接着,那僧人又说:“从今以后,你每天都要说‘南无、南无,谢谢!’向佛表示感谢。活着的期间,只要这么做就可以了。”然后他转向父亲说:“这孩子以后不用再带来了”。好像给我的人生下了个保证。 
 
记得当时幼小的我,好像通过了什么考试,又像得到了师父的真传,又自豪又高兴。 
 
这是我最早的宗教体验,印象深刻。我想,当时我学到了感谢的重要性,这种意识塑造了我心灵的原型。实际上一直到现在,只要有什么事,“南无、南无,谢谢!”这句话在无意识中就会脱口而出,在我耳边回荡。 
 
我拜访欧洲的教堂,为教堂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动,这时候我也会情不自禁地念诵这句话。这句“祈祷”的话语,已经超越宗教、宗派,融入我的血肉,已经成为渗入我内心深处的“心灵的口头禅”。

本文转自于  稻盛和夫 阿米巴经营学堂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才汇云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