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补习机构全部消失,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2万人高票赞的答案…

校外补习机构全部消失,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2万人高票赞的答案…


前两天,字节跳动自宫教育部门,大幅度裁员,令人唏嘘。K12教育培训,凉的速度可能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快。那么,假设校外培训真的都消失了,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知乎就有人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让我们顺着高赞答案,分析一波。


知乎的一个热门问题:校外培训机构如果全部消失,会对学生,家长,还有整个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高票回答是:

任教育资源市场化,最后导致教育产品贵到普通人买不起。所以一刀切,给提升公共教育供给和监管争取时间。


理由是资本的涌入,导致教育产品的价格水涨船高


十年前C9的学生兼职给高二孩子补课一小时50元,现在这个价格只能上初中的网课。高中数学线下一对一辅导400元一小时不是开玩笑。


这种疯狂的后果,导致大量教育资源析出,公立老师不好好教,“在非重点里,很多老师就是来画押点卯念教纲的。”


公立教得越差、公共教育时间里学得越烂,市场化的教育生意就越红火。教育产品的高价趋势全面蔓延。


市场化导致了教学内容下沉,机构老师比学校老师要负责,“课外机构拎着考纲和解题思路狂讲,学校里负责上课的老师反而一打铃就跑路。”



简单来说,这个答主逻辑是市场热钱推高了辅导班老师收入,让校内老师不思教书,都想着去赚外块了,导致了公立学校的质量变差

有2万多人点赞。



 
01.
人多力量大,但就意味着正确吗?

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想要把教育搞好,一定要让老师成为收入高、待遇好的群体。不能只靠“灵魂的工程师”这些虚名天天画饼撑着,他们是人不是神,也要赚钱、吃饭、养娃。

但在答主的眼里,却觉得教育不值钱,或者不该值钱。让老师赚钱就是教育原罪,会导致他们不好好地在学校里教,都出来搞课外班了。

这种思想真的很落伍。因为现在公立在编老师开补习班,被举报是要开除公职的,有几个人愿意去冒这个险?

说编制内的老师课上不教课后教明显不懂现在的状况。这说法很多都是上一代家长想象出来自HIGH用的的。自己班级的成绩肯定是全力输出好不好,毕竟关系到个人职称。就算带学生也都是外校的,很少带自己的学生。

其次,凭什么当老师就只能时薪50块不能400?难道这个职业只配奉献只能慈善,一提钱就是可耻的?

很多人痛恨市场化制造了教育的混乱,特别羡慕芬兰的“完美无缺”。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地里撒野,小学没毕业就进行了职业教育的分流,最后平均成绩表现很好,培养出的孩子能拿分能动手能创新,这简直是教育界的标杆。

可是你想过没有?能教育出这样的孩子,背后靠得是顶尖的师资,顶尖的师资都是靠钱砸出来的

芬兰老师硕士起步。这不仅仅是因为老师在芬兰的社会地位高,还因为薪资高,所以职业竞争还还是激烈的。

在早前的一篇文章里看过,一个芬兰体育老师的工资每个月就能拿到4000欧元(30000多块人民币)。




OECD成员国高中老师年薪最高和最低的十个国家

再看看国内什么情况呢?

根据2018年的数据,公办中小学在岗人员2017年的平均工资大约为8.2万元,折合月薪6800元。即便只是这样,还是有人说自己明显拖了均值的后腿,当了24年的老师,工资只从200块涨到了3500,购买力明显严重下滑。

老师的薪水比不上一个小时工,你凭什么觉得他们有责任、有能力把你的孩子培养成未来的科学家?

麻烦你娃自学成才吧。




02.
教师操着007的命,拿着959的工资?

收入低,编制内的老师自然缺乏工作积极性(不要用口水道德对职业绑架)能理解,谁不是拿多少钱干多少活?月薪3500,就别怪人家打铃就下班回家。

而且,现在当老师除了日常教学,还有各种琐碎,传达各部门的通知,搞五花八门的活动,给班上的熊孩子批评教育兼职拉架…首尾难顾

不布置作业、也不盯成绩不排名,85分以上全部优。这让没有太多负责心的老师过得滋润,反正小学没有会考,学生成绩好赖都不关自己的事儿。

有责任心盯成绩的老师过得就很苦。一边要响应指示解散家长群,一边还用残存的理性暗暗提点家长,不要轻易放弃,学习贵在坚持,坚持很重要。

老师不负责?他们不是不想教,而是不敢多教。现在的大环境,不教肯定没错(这是闹减负的人争取来的结果),教了八成是要背锅。

减负没错,但你得能承受减负后的结果。学校学不到太多东西、升学成绩不能看,这些锅却让老师来背,就有点不要脸了。

生不出一个智商148的天才娃,想他们有朝一日考进985、211但又不想让他们做作业,不让老师严格管理,还要老师对小孩前途负责…


这就好比只想花沙县小吃的钱,却非要米其林餐厅的服务,如果得不到满足,就跑到消协去天天投诉提要求,这都是谁惯出来的毛病。


内裤没外穿当自己是救世主,只不过是忙着给自己挖坑下套。

更夸张的,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后,终于发现家长这次要要自鸡娃拼实力了,非常不满意,跑到教育局网站提交投诉:

建议立法禁止教师给自己子女补课,这样有失公平,强烈呼吁…



老师这个职业招谁惹谁了?下一步告状是不是得提要求立法禁老师的生育权?这样避免他们为了让小孩更有升学竞争力,不好好教学校里的孩子?

神逻辑,活久见。



 
03.
学校之间差距大,还得家长自鸡

其实,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学校变差了,更多是因为校外教育资源丰富了、家长对教育的认知水平提高了,但公立学校在过去几十年却几乎没有变。

学区有好有差,学校分级分类,之间的教育资源鸿沟大。

有的学校一进校门就开始分乐器—有琴有管,有的学校可以请宇航员、科学家做讲座,但也有的学校(还是重点)读一年书,小孩都不知道图书馆的门朝哪边开,操场是沙土地面还是橡胶地。

所以,家长想要为小孩争取更好一点的教育资源,把他们送进更好一点的学校,就拼尽全力。有房有户就能上好学校不拼成绩,但到了高考却是不看户口只看成绩,这让所有家长都琢磨靠资源搭上名校高铁,让娃从小就位于前排有机会起飞。

于是,就有了学区房3000万的狗血剧情。


也有买不起学区房,读不到好学校,又不甘心躺平认命(谁都想找路子读优质校),觉得自己小孩还有保底的智商,就在校外找名师资源做补充,于是有了辅导班、一对一、竞赛和语培考试,开始了人人唾弃的内卷。

然后越来越卷,从语数外,到物化生,如今也卷到了吹拉弹唱和舞蹈画画了…

坦白说,有竞争的地方就会制造卷。这不是某个行业的错,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如果都大同平等、标准化生活、无欲无求不就都能好好躺平不思竞争和发展了吗?但这怎么可能?

教育市场化存在各种问题,预收费、监管弱,是应该整改,但它本身的存在有价值,它让一些硬件资源匮乏的人,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提升软实力,参与到未来的升学竞争中去

有人诟病机构多且贵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可如果没有市场化的发展,四五线城市的小孩,今天怎么可能有机会用步步高学英文?能听到四中老师的网课?

如果未来在线教育也没了,不发达地区的孩子就只能继续跟着身边的老师学带着浓郁方言味的英语了。难道这就是人人追求的教育公平?
 
还有一点,学校原本也不全是为了解决教育问题,还有社会问题。很多人报班是在“减负”之后,公立放学太早(我们有 一学期是2:55放学),没人能接。而且家长都全职社畜甚至996,小孩没人管,就只能送去托管

南京流调出来的时候,很多人看某保洁每天生活就是接送小孩上辅导班,先大骂机构这个时候还压榨爹妈。但如果机构都关掉了看看,钱是省了,但第一个哭的肯定就是这个保洁妈妈,要工作赚钱养家,家里半大的孩子让她往哪里搁?



现在家长群里已经开始讨论,每个家庭里有个全职妈妈/全职爸爸的可能性了,如果未来继续减负,就只能拼爹拼妈,送一位家长回家了。

 


04.
未来怎么走?难

有时候问题不能只看表面。

教育去市场化是主线,然后呢?

就像开头答主说的一刀切是怕教育产品贵到买不起一样,一刀切完,需求还在,资源稀缺,怕是要更贵


图片内容未经核实,仅供参考

素质化是发展主线,然后呢?

如果音体美加入中考,校内资源能跟上吗?毕竟,连帝都普小的素质课师资都不太稳定,同一本教材,厉害的学校一年级科学课做水循环系统,普校的娃还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在贴树叶画;

知名学校金银帆一拉一个队伍,普校素质社团招新,项目少到可怜不说,也就是零星1-2个名额。

关停机构是发展主线,然后呢?

孩子作业不会,家长先学习,从追击问题、鸡兔同笼学到雅思7分,比古生物学家更懂恐龙,比机械设计师还了解汽车,张嘴能讲中国上下五千年,抬手就个绘制世界地图…



所以,真不必急着对单科老师搞封杀,毕竟未来社会对家长的要求是十项全能,当家长没准得出考核,您肯定也得争取达标。

现在我只盼少年宫被复活,但转念一想,就算再度开放,我们这些生活在五环外的边缘人群,估计也只有围观的份儿。

素鸡我是鸡不起的,音体美多贵如果你不知道,看看北京最新流调就明白了,央美的美术老师坐的那可是头等舱。



随它去吧。

反正疫情再这么折腾下去,大家全部歌大(歌华有线)毕业,多么公平!

本文转自于   常青藤家长会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才汇云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