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差距,从童年的习惯就注定了
每年高考,都会有一些自强不息、用读书改变命运的考生走进我们的视野。
今年安徽有一位考生叫周桐,从小就是学霸,2019年,读高二的周桐获得中科院少年班选拔资格。
为了填表,他需要去拍证件照,没想到在外出途中,被一辆渣土车撞到,左小腿受伤严重,只能忍痛截肢。
在医院的7个月里,周桐前后做了8次大手术。
但是,一场意外没有击垮周桐学习的热情,他躺在病床上自学,努力康复,一出院就回到了学校继续读书。
今年,他参加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招生,高考考出了684分、全省171名的好成绩。清华招生组的老师说,这样的成绩,没有太大意外就可以等录取通知书了。
每每看到这样的励志故事,都会有很多家长感叹: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现实条件已经那么差了,依然在坚持学习,而很多顺风顺水、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的孩子,却要人不断地催促、逼迫,才肯放下手机看一会儿书。
自律和不自律差距,在孩子身上就有了明显的体现。
什么决定了一个孩子能不能做到自律呢?
今年另一位考生王威,给我们一些启发。
王威是一位26岁的外卖小哥,考出了623分、湖北省理科1300名的成绩。
拿到成绩后,没有欢天喜地地庆祝,而是继续淡定地去送外卖了。
王威说,自己是一个反面教材。
原来,早在2013年,他就以590分的成绩考进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和科学专业。
本以为十年苦读终于熬出了头,可谁知道到北京读书后,他陷入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在过去的环境里,他是学霸、是同学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可是到了北京,他发现自己无论是成绩还是视野,都比身边人差得远。食品工程和科学专业,也不是自己想学的。
迷茫的他,开始热衷于打游戏。
就这样虚度了四年,大学快毕业时,他发现自己挂了很多科,根本毕不了业,不得不退学。
退学后的几年,王威开始了打工生涯,去年6月开始送外卖。
生活的打磨,让他越发认识到,学习对于自己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于是,去年10月,他选择重新复读、参加高考。
正因如此,拿到成绩的王威,心静如水,他要继续送外卖给自己挣学费。
从小到大,我们很自然地被要求做个懂事的孩子、上进的孩子,也自然而然地把考好成绩当做最重要的事。
可是很少有人会告诉孩子,你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自律?
常常听到父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你学习是为我学吗?是为了你自己。
可是为了自己的什么?在一个人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的时候,他依赖于父母的管控,也很难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他必须经过一些生活的历练和正确的引导,才懂得自律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老师的要求,而是为了活出自己人生的意愿。
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决断,为自己负责。
但是在竞争激烈、父母普遍非常焦虑的今天,成年人不断将自己对孩子的期待转化成压力,最终施加在孩子身上,孩子被越来越严格地控制,逐渐丧失了自我成长的期待,更缺乏内在驱动力。
怎样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自我驱动的自律者,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在管控下学习?
《自驱型成长》一书,作者包括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和家庭辅导企业的创始人奈德·约翰逊,他们将青少年脑发展、压力作用机制等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和上千个真实的案例相结合,教你如何让孩子走上自律、自控、自主的成功道路。
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是不一样的,作者提出一个全新的对孩子的分类:
无忧无虑、随遇而安的,是“蒲公英儿童”,这类孩子能承受的比较高的压力;
另一类是敏感的“兰花儿童”,他们只有在平和而精心的养育环境下才能蓬勃发展。
而焦虑的父母也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直升机父母,他们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
另一种是扫雪机父母,他们生怕孩子遭遇挫折,尽力把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困难障碍全部移除。
而这两种焦虑的父母带来最直接的问题是:在解决孩子的问题时,父母比孩子还要紧张、用力。
如此一来,孩子就逐渐失去了对自己人生的控制感。
最好的成长是自我成长,最好的控制是自我控制。
就像这本书中所说:所有健康的自我激励,其实都根植于控制感、胜任感或自主感。
所谓控制感,是一种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引导生活进程的信念;
胜任感是我们相信能把事情做好;
自主感则是我们需要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是自己选择的,而不是由某些外部来源强加的。
小时候,我们习惯“胡萝卜加大棒”的教育方式,做得好就有奖励,做不好就被惩罚,这其实是外在动机策略,也就是外界强加给我们的价值和目标,而不是我们内在的自我激励。
常听家长们抱怨,我们小时候放学就去撒野,没有补习班、兴趣班,作业只有一点点,为什么今天的父母和孩子都这么累?
过去,父母到高中才开始关心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而现在的父母,从进什么幼儿园、小学就开始焦虑。
但无论在任何环境和竞争压力下,只有懂得为自己而学的孩子,才能做到自律。
自律最强调的,是自己听自己的话,自己守自己的规矩。
《自驱型成长》一书就提出,只要你是个靠谱的人、有正确自律观点的人、觉得自己能主宰自己生活的人,那你自己说的话和立的规矩,就差不到哪里去。
因此,父母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培养一个顺从、听话的孩子,而是培养出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懂得正确行动和理性交流的孩子。
本文转自于 十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