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详解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三条主线

易纲详解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三条主线

 

一是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逐步放松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二是推进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建立并完善市场利率体系,逐步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三是推进中央银行利率清晰、透明、符合市场规律

       利率作为资金价格,是宏观经济调控和货币政策的关键工具。四十多年来,央行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12月2日,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在2024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上回顾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与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变。

  易纲指出,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与劳动力工资、土地地租一样,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价格。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老百姓的储蓄和消费、企业的投融资决策、进出口和国际收支,进而对整个经济活动产生广泛影响。因此,利率是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变量,是平衡宏观经济总供求的关键,利率也决定着金融资源配置的流向,是货币政策调控的关键。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优化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畅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基石,是经济金融领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

  从总体思路上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条主线。易纲介绍,一是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逐步放松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二是推进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建立并完善市场利率体系,逐步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三是推进中央银行利率清晰、透明、符合市场规律。

  他表示,1995年以后,人民银行按照“先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后存贷款利率”的顺序放开利率管制,存贷款利率则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推进。1996年—1998年先后取消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回购和现券的利率管制,实现了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债券发行利率的市场化,1999年发布第一条人民币国债收益率曲线,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准备了条件。

  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立足于中国当时的发展实际,汇率稳定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考虑因素,期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稳定维持在8.2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的水平。基础货币投放以外汇占款为主,央行资产负债表因外汇占款而扩张,同时通过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开展对冲操作,将外汇占款投放的多余流动性“冻结”起来。“这一调控操作有效维持了币值稳定,防范了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风险,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易纲指出。

  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是货币政策自主性的重要保障。易纲指出,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之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逐步增强,国际收支趋于平衡。此后,利率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以利率为核心的货币政策框架逐渐确立并得以实施,同时辅之以数量指标的考虑。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体系大幅简化,管制利率品种大量放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易纲介绍,2013年9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正式成立,2015年10月最后一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开对存款利率的上下限要求(存款基准利率仍具有参考作用),标志着我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不断培育国债收益率曲线,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市场基准,2016年,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纳入特别提款权(SDR)利率篮子。2019年8月,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形成机制,LPR逐渐取代贷款基准利率成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主要参考基准。中央银行利率体系方面,近年来逐渐形成了以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以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为上限、超额准备金利率为下限的利率走廊机制。

  “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市场主体,取代货币当局成为金融产品利率定价主体的过程。”易纲总结道,经过四十多年的持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以及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人民银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引导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存贷款等利率水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愈发畅通,利率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持续增强;同时,更好发挥利率走廊机制作用,适度收窄利率走廊宽度,向市场传递更加清晰、明确、完善的利率调控目标信号,引导市场基准利率以政策利率为中枢运行。

 

本文转自于   财新网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才汇云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