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三分钟会议的思考

IBM三分钟会议的思考

 

IBM将彻底关闭中国研发部门的消息正在扩大影响。据悉,涉及员工数量超过1000人。

IBM这次裁减研发人员,主要原因有几点——

第一是IBM的转型战略和发展不及预期。它有着典型的大企业特征,但在当前人工智能和云化的浪潮当中转型不及。

对于IBM来说,第二季度营收总额为158亿美元,增长2%,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4%;软件业务营收增长7%,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8%;咨询业务营收下降1%,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基础设施业务营收增长1%,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3%。

第二是IBM中国区客户影响所致,一方面是中国去IOE战略使得国内的大型国企对于IBM的需求减少,只剩下部分民企和外企有点需求。跨国企业对于在华的分部有着多种定位,有的是靠近客户方的销售中心和客户支持,只有少部分是面向全球的战略研发中心。

IBM在国内的研发任务比较少,这次被裁的团队相对来说是比较流程化而且比较容易被AI替代的业务。

第三是因为受到大环境、经济大形势的影响,今年以来全球的IT企业都在进行多次裁员。此外,脱钩断链的长期延续,也有着明显的影响。

这次会议仅三分钟做出决定,这样的决绝态度,令人有些遗憾。说白了就是有些外企并不想和国内做生意了,这值得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动机,有没有相应的政治压力因素,以及可能的转移地和比较优势等影响。

就在8月22日举行的一场IBM中国企业级AI论坛上,IBM亚太区总经理Hans Dekkers表示:“今年是IBM进入中国市场的第40年。我们希望在未来的4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继续扎根中国。”

当然,分析具体情况的时候不能只是看对方怎么说,更要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应该说,有关部门在吸引外资投入上是不遗余力的,年初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也是高朋满座,和美国的对话也在不断进行中,但是实际上很多国家正在不断安排投资地的备份。

就在8月27日,越南发布《关于加强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领域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训政府令》,说明越南政局高度重视这些领域人才缺乏的短板,力图能够吸引外企将更多资源投入越南。

企业竞争形势瞬息万变,能否引入新的国际化企业投资,是判断国内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考量。

当下大量外企撤出中国,可能有几方面影响:

第一,会形成寒蝉效应和示范效应,会有更多的企业考虑撤出国内,尤其是带有研发功能的外企中国分部撤出中国更加值得注意。

比如微软中国研究院,它曾是国内IT行业的黄埔军校,培养出了大量人才,这些人才离开微软后这种类型的分部会产生技术和知识溢出的效应和创新网络,其实作用很明显。

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4~6月国际收支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外国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减少148亿美元,这也是外资企业的直接投资3个季度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所以,要格外注意IBM研发部门撤出后,是否会对其他外企有寒蝉效应和示范效应。

第二,当下中国的产业升级还没有完成,外企可以提供大量的高质量就业,如果外企人员流出到就业市场,会对当下紧张的就业形势形成进一步冲击。

当下找工作就已经比较难了,以前IBM等外企是可以相对实现工作生活平衡的典范。市场形势已经大变,现在很难找到能迅速容纳习惯了外企工作节奏的外企IT人了,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大部分也在收缩,而新的亮点和增量市场并不多

第三,当下我国的产业升级正在进行中,自主替代战略也在进一步发展,但是也需要把握好自主替代战略和国际布局的关系,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也并没有必要完成所有全链条的研发和生产。

在未来产业上抢抓机遇,培育新的产业空间,成了迫切的要务,可又急不来。

继续维护好与外企的关系,降低与外企逐渐脱钩的风险,需要做好风险的预判,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因为,如今的国打工人,实在是太难了

 

本文转自于  新浪微博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才汇云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