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你要这么上,我可就不困了
有天上着班儿呢,领导突然说:今天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诶?我这兴趣不就来了,竖起耳朵听她细细道来。听了半天,越听越不对,因为这段内容总结出来好像是这么一句话:月底要在读库大号上发篇稿子,你写一下。
嘿,原来这有意思的事儿是给我派活儿呢啊!
让写就写吧,谁让这事儿这么有意思呢。我决定先研究一下要怎么写。
我打开读库公号的文章,往前数了五六期,一看来精神了:怎么这么多和数学有关的?不是真讲数学,就是拿这数学的文章做引子讲科学。这可不行,二三四五六十岁的成年人,正是应该闯荡的年纪,咱们怎么能偏科呢!
这期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语文。
不知道各位对语文课都有什么印象,对我来说就四个字:水深火热……
学生时代,语文一直是我最不喜欢的科目,没有之一。尤其是高中最后阶段,一到语文课我就开始做英语练习,觉得听老师讲课就是在浪费时间。
那时我实在不理解这门课到底是在干什么,不明白为什么要去揣度所谓的作者心思,你咋知道作者是那么想的,他告诉你了啊?那些摘录的课文到底好在哪呢?感觉很一般,也不好看呐;抠那些字眼儿真的有意义吗?也没见你说话就怎么样了呀……
讲授方法的死板和应试教育的重复训练为此助力不小,陈腐的教学掰开揉碎之后,原本就不咸不淡的课文,更是感觉没啥味儿了……
坦白讲,对着鲁迅那些“吭哧瘪肚”的文字去理解老师的声声赞叹“这写得多好啊”,然后再去拆解每个字词背后的深意,只会让我感觉有个狂热私生饭冲过来粗暴地撬开我的天灵盖,快狠稳准地塞了一把狗粮揉进脑子说:你品,你细品,这才是人间美味!
※ 鲁迅先生对不起,虽然能理解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小时候看您写的东西那是真难以下咽啊……
老师!学生做不到啊!
事后回忆,在心思细腻敏感的年纪,诸多对学科本身的排斥,难免夹杂着对老师的厌恶。然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对“语文”本身的困惑:这门课,我到底在学什么?除了考试,我现在在做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吗?
这个意义,后来在我不断重复地阅读和生活体验中确实找到了,虽然有点晚。
前段时间,我开始兼职做心理咨询师。某一天,我像平常一样坐在咨询室里,倾听来访(前来咨询的人)讲述 ta 的遭遇。按照我接受的职业教育,此时应该试着用语言去阐述 ta 的痛苦,将那些被 ta 压抑的情绪言语化,但当时搜肠刮肚都找不出恰切的词汇。我卡住了。
咨询结束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卡住的那个瞬间,脑袋里飘过悔恨的大字:当初怎么就没好好学语文!
真遗憾,在离开语文学习二十一年后,我好像终于有点理解语文学习的意义。 这个答案听着可能有点奇怪,因为我发现,学语文,不管它是要求把字、词用准确,把句子写正确,把文章意思理解对,还是要求你记住各种古诗文,写出各种体例的漂亮文章,阅读大量书籍…… 本质上其实是在学习三种能力:共情、逻辑思辨、历史思维。
嗯,先别着急拍案而起,这只是我不成熟的看法,接下来容我详细展开。
先来说说共情。
共情,听上去像是一个小动作,其实它是一个完整又困难的过程。这个词最早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 · 罗杰斯提出,是指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尽管它最早出现在心理治疗领域,但并不是心理治疗师的专属,而是人人都能拥有的能力。它还有一个名字,也许你更熟悉,叫同理心,或者更通俗地说,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
共情作为一个行为过程,大概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
1. 倾听并观察对方的言行,深入他的内心去体验他此时的情绪、感受、思维;
2. 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受他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3. 选用贴切的语言和恰当的表达,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到的东西传达给对方。
你有没有觉得这个过程很熟悉呀?
我们阅读各种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文章,其实都是在尝试理解人性,去理解一个人做出某个行动、说出某句话背后的动机和意图,那其中有不同类型的人格特质,也有人类最普世的情感和情绪。学习准确使用那些文字、成语,就是为了能更精准地去传达这种理解。
所谓共情,粗暴地说,就是“用我已有的情感储备”去共“你此时的情感”。
假如你也赞同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在训练一种叫作共情的能力,那就会发现,这门学科相当具有现实意义,以及训练起来也会变得非常有意思。
比如在某个层面上,它是围绕“人”展开的,需要我们尽可能多地去积累有关人性、人格特质、情绪、情感的描写和词汇;需要我们去观察人的行为,并尝试推测背后的动机;需要用尽量精准的语言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那不仅是去理解他人,更要去理解我们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所以我一直觉得语文课最好的练习,是写,情,书。情书是什么呀?是运用你全部的感官和人生经验去表达一份真挚的情感,学过的词儿都不够你用的。还记得那份最经典的情书吗?生物学家德雷尔写给爱人的信:
我曾见过千种日出和日落。大地上的森林与高山被镀上一层蜜色光泽,在它升落的海面,好似五彩云团里的一颗血橙出没不止,在那浩瀚汪洋间。
我见过千般月色。满月好似金币,冬日寒月白如冰屑,新月宛如雏天鹅的绒羽。
我曾见过大海静谧如画。色似锦缎,或蓝如翠羽,或通透似玻璃,亦或乌色褶皱地泛起泡沫,沉重又危险地翻动着。
我曾感受过风,凛冽自南极而来,刺骨哀嚎,仿佛迷途的小孩。风,温柔和煦如爱人的呼吸;风,承载着盐与海藻湮灭的咸涩;风,充盈着森林土壤的气息,温润肥沃,芬芳,自百万花朵。狂风蹈海,如同发了酵起了沫,又或风驱着水波拍岸,猫咪轻扑一般。
我曾知悉静默。那在一眼新井里的静默,冷冽且夹着泥土气味,深邃洞穴中的静默,冷酷决绝;酷热迷离,正午的静默,万物被当空烈日催眠,平息而至静默;静默,当天籁终了时。
……
我遇过千种生灵,见过千般绝妙的事情。这一切曾经,没与你携手,于我尽是枉过。这一切经历,有你在左右,于我便为收获。这一切所有,我愿放弃,只为换取你一分钟的相伴,换你的笑语、你的声音,换你明眸、秀发、朱唇、玉体,最重要的,换你那美妙而几可惊叹的心智,那迷人的宝藏,唯有我一人,有权探究。
※ 篇幅原因只做了节选,前文还有部分是德雷尔剖白自己的诸多弱点,也非常动人。
它有着最强烈的动机,需要你绝对的投入,有了这样的专注和敏锐,再去捕捉更多幽微的情感,你除了能写出爱和喜欢,你还能学会表达恨和讨厌,歉意和委屈,嘲讽和愤怒,害怕和担忧,悲伤和哀悼,快乐和愉悦,敬仰和钦佩,同情和支持……
谁说情书只能写给爱人呢,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猫猫狗狗、演员歌手运动员,奥特曼芭比拖拉机和光剑……
我一直相信,一个能写出动人情书的人,写什么都能写得精彩。
我们的语文课,为什么不能也练习一下优雅地表达爱、坚定又不含敌意地表示拒绝、勇敢地致歉和倾诉委屈、不卑不亢地为自己争取利益、有理有据地和人吵架阐述自己的观点、幽默地自嘲缓解尴尬? 这难道不是一个人一生最应该学会的“小作文”吗?
要是语文课真的能结合生活好好学一番,只要训练得当,它是在塑造一个宽厚友爱、尊重他人、情绪价值拉满的人—— 正是我们当下社会中最稀缺的那类人。
听闻孩子抑郁的父母,不是怀疑和谩骂,只顾着抱怨这下学习上不去了怎么办,而是试着体会孩子学业的艰辛和沉重的压力,把她真的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对待;
深夜下班回到家,看见家中一片狼藉的爸爸,不是抱怨妈妈为什么没收拾家里,搞得这么乱,而是能理解带了一天孩子,妈妈也已经焦头烂额,她同样是不容易的那一个……
你会觉得这都是个人修养,和语文课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吗?
那不妨来看看语文课本上的那篇《最后一片叶子》,这个经典的欧 · 亨利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苏苏和乔乔是两个年轻画家,她们一起租住在一栋老房子的三楼,乔乔患上肺炎,医生断言她活不过冬天,因为不只是身体,她似乎已经放弃了求生的意志。
乔乔望着窗外砖墙上的几近枯萎的常春藤,消极地告诉苏苏,当对面常春藤上的叶子都掉落之时,就是她的死期,而此时墙上的叶子也就剩下七六五四三片(对,咱们一边说着,风就把它们吹落了)。很快墙上就剩下最后一片叶子了。
苏苏不忍心看见乔乔这样悲伤,拉上了窗帘。然而第二天早上,当苏苏再次拉开窗帘,却看到了惊人的奇迹,最后一片叶子没有掉落,仍完好无损地挺立在墙上。
乔乔被那片叶子鼓舞,终于振作起来。而就在乔乔逐渐好转时,却传来楼下邻居老画家因为肺炎去世的消息。
这个故事的结尾,大家也都知道的,老画家心疼乔乔的遭遇,为了让她保有希望,连夜爬上砖墙,在已经落光的常春藤边上,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也最辉煌的作品—— 一片逼真的叶子。
在这篇故事里,乔乔患病后表现出的绝望、不安、脆弱,老画家不忍心看见一个年轻女孩子日渐衰落,想要为此做点什么的不甘和焦急,他不顾自身安危的舍命奉献,这些故事中的人物,真的和现实中的我们有天差地别的不同吗?
如果我们都能有共情剧中人的能力,怎么放在现实世界里,就变得困难了呢?
反过来,假如孩子能够先理解人性中的共通之处,再去做阅读理解,不管是去分析为什么一定要描写寒冷的环境,还是总结对老画家暴躁脾气的描写有什么寓意,是不是都会感觉更轻松一些呢?
当然了,有时候也会发生一些意外,当你正在给孩子讲解老画家的做法有多高尚的时候,孩子突然说,可我觉得这个老画家他好傻啊!
此时,你先别生气,等会儿再两眼一黑,因为接下来,正是语文课能让我们学到的第二个能力,逻辑思辨。
这种能力不难理解,分析此处填什么词语更好,判断病句的问题,总结全文中心思想,归纳论点论据,只要涉及到答题,其实都需要用到逻辑思维能力。但今天我们跳过和答题考试有关的,看看这种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咱们就从刚才孩子那句惊天之语开始:
“我觉得这个老画家好傻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是因为冷得的肺炎吧,为什么他不能多穿点衣服呢?”
“可能他也挺穷的,没有更多衣服了。”
“他不能借一件吗?楼里没有邻居吗?要不借条毯子,绑在身上,像大外套似的。”
“可能爬梯子不方便,而且外面太冷了,他画画的时间太久了,还是冻透了。”
“那他为什么不先在一张纸上画个叶子,然后再出去贴上呢?不就很快了吗?”
“……”已经开始有点难回答了,因为孩子说得有道理啊! “可能他没有胶水……”
“那,刻个章啊!橡皮章,然后蘸上颜料印在墙上,反正琼西离那么远也看不清楚。”
“……”
我被孩子的想法打败了,而且觉得这个思路一点问题都没有,或许她诚实地填上这个答案,会在考试上得到一个零分,但我却觉得她赢了人生。因为后面她说:他完全可以不用死的,他不是还要当模特吗
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来自一个五年级女孩和一位绘本课老师。
如果说共情能力更关注结果——要抓准作者要表达的情,那逻辑思辨能力更关注过程——得出自己观点的过程。
换句话说,我们希望孩子通过学习具备逻辑思辨能力,是希望他不要人云亦云,而是在看待事物时有属于自己的、清晰肯定的观点和想法。以及当她有一个想法,一个观点,一个主张时,她是如何层层展开推演出这个结论,又能列举出什么样的素材去支撑这个结论,这些才是训练逻辑思辨能力的初衷——你看,要是这搞明白了,议论文不就读懂了?
就像上面讲到的那个女孩,她坚持认为老人可以不死,于是她开动脑筋,给这位老人想了很多实际又可行的办法,既能帮助别人,又不用献祭自己。这也许和作者本人的创作初衷有所出入,但谁又能否认“在帮助一个病重女孩振奋心情这条赛道上”她展现出了傲人的智慧呢?
别小看平时阅读和写作业时,孩子展现出的奇思妙想,那些拌嘴和质疑,都是最好的思维练习。要知道,语言是思维的表征,通常情况下,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一体的,能想明白内在逻辑,才能说得清楚观点。
要是我们的语文课上,给孩子机会去辩论你觉得这篇课文哪里写得不好,为什么我不赞同这个角色的做法,为什么我不认为这个角色的结局应该是这样,那会怎样呢?
很多人会以“就算有想法又有什么用,考试这么答还是不给分”为由指出这种唱反调没有意义,但我还是很好奇,假如告诉孩子,你的回答很有想法,我甚至都被你说服了,但现在遇到这么一个情况,如果按照你的答案,考试会得零分,那么你会怎么回答呢?你会那样写吗?
我好想听听孩子的答案,重要的不是那个答案本身,而是他如何去阐述他的想法,他的顾虑,他的骄傲。
我相信孩子并不傻,他们都能身体力行地理解趋利避害的要义,懂得考试的重要,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能够有机会表达自我的空间,行使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主权。
允许他们讨论和表达异见本身,即是一种赋权,那也是教育的一环。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单里有一本《城南旧事》,是我看过的最适合和孩子讨论做思辨训练的读本。且不说这书里那些生动优美的句子读着让人多开心,重点是我喜欢这书里层次丰满、复杂难辨的情感。
这本书讲了可爱的小姑娘林英子在北京南城居住时的童年点滴,里面一共讲了五个小故事,其中有一个让我印象最深。
英子家附近的惠安馆住着一个疯女人,叫秀贞,虽然人人都怕她,但纯真的英子却偷偷和秀贞成了好朋友,她听秀贞讲了很多她的遭遇,丈夫下落不明,自己唯一的孩子小桂子从小就被人抱走不知去向。她成天念着小桂子,给她做了好多衣裳,这些故事都让英子很心疼。
英子还有一个要好的小伙伴妞儿,总是一起玩耍,两个人好得像是一个人。可平静的日子总有尽头,妞儿告诉英子她常常遭家人毒打,因为她不是自己爹妈亲生的孩子,伤心的妞儿决定离家出走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而英子也发现妞儿后脖颈上的胎记正是秀贞讲的小桂子身上的那一块。
大雨夜里发着烧的英子迷迷糊糊,带着妞儿去找秀贞,还偷了些值钱的东西给她们俩,可秀贞见到小桂子,真的发了疯,抱起小桂子就冒着大雨要去赶火车,去南方寻她丈夫。
接下来这段文中写得极好,如梦似幻,也是后来引起诸多争议的段落。因为读过的人,分成两派,分别讲述了他们的记忆:一部分人的记忆是这样的:
英子烧得糊涂,踉踉跄跄跟不上两个人的步子,亲眼目睹了秀贞和小桂子命丧火车轮下,惊惧过度晕倒了,被出来买药的妈妈和保姆宋妈发现带回家,昏迷了十天才醒过来,几乎忘记了过去的事情,全家也搬到了新胡同,开始了新生活。
另一部分人则坚信:
秀贞和小桂子没有死,她们赶上火车,去了南方,开始全新的生活,而英子只是因为发烧所以忘记了这段记忆。
故事里没有明确描写秀贞和小桂子的结局,却通过各种细节写出了悲剧的意味。知乎上甚至有个帖子就是在讨论这个结局到底是什么。随便拿出一个,都能作为一堂语文课的讨论题。
虽然理智告诉我秀贞和小桂子恐怕难逃一死,(不!她们没有!! 痛哭流涕.jpg)但我也觉得,把她们写成另一种结局也完全说得通。
这种含糊开放的留白空间,正是《城南旧事》的魅力所在,“灰色叙事“不只是在故事的走向和结局里出现,同样也透过小英子的眼睛投射在其他角色身上。
在第二个故事里,小英子为了捡球跑进一所废弃的空房子里,在那遇到一个看起来很憨厚的男人,这也是《城南旧事》电影里最为经典的一幕,天真的英子以为眼前这个男人是来此地拉屎的。
两个人当然也成了朋友,这人和善好说话,帮了英子好些忙,还辛苦工作照顾着他的弟弟。英子并不知道他辛苦做的工作其实是做贼,只是把她在空屋里捡到的小佛像交给警察,结果警察抓住了男人。英子看着男人被带走,他没怪英子,可英子心里很难受,他好像是个坏人,可他看起来又不是坏人,还有最重要的,她的朋友又走了。
一个明明做了坏事(偷东西)的人,是个坏人吗?如果他是坏人,他有可能做好事吗?
这就是作者借英子的眼睛抛出的“灰色叙事“,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听起来特别宏大、但我最想拥有的第三种能力:历史思维。
我一直觉得历史和语文不分家,且不说但凡涉及古文都逃不开那个历史时代的文化风貌,就算是现当代作者的文字,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个时期,他一定会在作品里渗透个人的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抛开历史的因素,很多内容就是无法理解(比如尊敬的鲁迅先生和他的作品)。
所以这里我想说的历史思维,是指能够把一个人、一件事放进更复杂多元的评价体系里、放进更长远的时间维度、更宽广的空间维度里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就像前文《城南旧事》里的那个小偷,迫于时运的艰难,他不得不去偷盗。一个活不下去而犯罪的人真就有罪吗?做错一件事,就要否定一个人吗?
很多时候,当我们想去评价一个人的行为、一件事情带来的影响,就会发现仅有好坏两个标准是不够的。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绝大多数时候呈现灰色的状态,没有绝对意义的好,也没有绝对意义的坏。
考试的时候,这样的视角能帮我们写出一个精彩的答案,一个丰盈的故事脉络和饱满的人。更重要的是,如果能一早学会用这样的方式去注视现实的世界,也许我能用更加温柔赞赏的目光看向我自己。
《城南旧事》里讲的每一个故事,几乎都是离别。那些小英子最喜欢的朋友,秀贞、妞儿、空屋里的男人,爸爸,他们一个个都离开了英子。这些故事似乎是伤感的,我们读时会不自觉地关注当下这一刻的得失和艰辛。但是如果把这一刻,放在一个更长远的历史进程里,会怎样呢?
光看这本书,你也许会感叹作者在讲述悲伤的童年,但如果了解作者林海音后来的境遇,将这段童年往事放在作者完整的生命历程中去看,你就会发现,也许悲伤从来并不是这本书的基调。
五岁的林海音随父母从中国台湾搬到北京,在北京生活了二十五年。期间她经历了父亲去世、家道中落的窘境,两个弟妹在困顿中病逝,也在中学时代享受戏剧、文学的滋养,成年后做起自己心仪的文字工作,结识志趣相投、家境优渥的伴侣,相爱相伴,生儿育女。北京是她前半生最深刻的记忆。
回到中国台湾后,她依然做着喜欢的工作,沉浸在文学中,发掘一批又一批文学新人,成为中国台湾文坛祖母级的人物。直至 2001 年,林海音以 83 岁高龄病逝于台北。
当我们了解这些之后,再回头感受她当年写下《城南旧事》的笔触,那原本应是沉重的氛围里,又添上些许对童趣的怀恋和轻盈的安宁。《城南旧事》只是名为“林海音“的这条时间线上闪光的一小段,就像她轻轻写下的灵动开篇:
太阳从大玻璃窗透进来,照到大白纸糊的墙上,照到三屉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来了。
我醒了,还躺在床上,看那道太阳光里飞舞着许多小小的,小小的尘埃。宋妈过来掸窗台,掸桌子,随着鸡毛掸子的舞动,那道阳光里的尘埃加多了,飞舞得更热闹了,我赶忙拉起被来蒙住脸,是怕尘埃把我呛得咳嗽。
……
我穿着绒褂裤的身体整个露在被外,立刻就打了两个喷嚏。她强迫我起来,给我穿衣服。印花斜纹布的棉袄棉裤,都是新做的,棉裤筒多可笑,可以直立放在那里,就知道那棉花够多厚了。
——《城南旧事》
不知道老师和家长们都是如何指导孩子阅读这本新课标推荐书的,但比起学习里面的遣词造句或是归纳总结中心思想,比起做对那个题目,我还是希望当年有人能告诉我(虽然我知道即使真有人讲了,我那时也一定不懂):
在名为废废(好惨,听着就废废的)的宇宙时间线上,你一个人扛过所有的困难,见过无数风景有惊无险地奋进至今,还依然站着、活着,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也许现在的经历并不愉快,你也感觉自己一败涂地,糟糕无比,未来一片混沌。
但谁知道呢?世事无常,唯有变化是不变的,就算是最好的时光也总有结束的一天,同样,即便是坏到不能再坏的日子,也总会有日落的时刻。放在人生漫长的尺度上,今天没学懂、没做对这件事也许没那么重要,允许自己混沌一会儿,享受此刻的变幻莫测,顿悟也许正在路上。
它风尘仆仆匆匆奔赴那堂让人昏昏欲睡的语文课,温柔地叫醒我,别错过那道阳光里飞舞着的小小的、小小的尘埃。
本文转自于 读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