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来华留学降温,中外合办能否促进国际教育交流

西方来华留学降温,中外合办能否促进国际教育交流

 

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奎尔奇表示,不仅仅想要作为国际交流的桥梁,也希望打造一些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常见的做法”

       近年来,由于新冠疫情、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规模增长趋缓。“我认为这确实反映了当前地缘政治环境给国际教育合作带来的复杂挑战。然而,我坚信跨越国界的学习与交流是推动世界和平、理解与合作的重要途径。”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约翰•奎尔奇(John Quelch)博士近日接受财新专访时表示。

  8月2日—10日,71名来自美国高校的学生前往昆山杜克大学,参加“美国高校大学生江苏交流营”项目。他们走访昆山及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并与来自昆山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苏州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学者进行交流。

  这些参与者中,63名是杜克大学的学生,其余8名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等其他院校。其中80%为美国学生,还有13名来自其他国家,包括1名中国学生。

  该活动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昆山杜克大学主办。“我鼓励大家,将这段宝贵的经历视为一种责任,一种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动力。”奎尔奇在活动结营仪式上说,希望每位参与者都能将这份经历转化为实际行动,“不仅在个人层面上深化友谊,更要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促进中美两国在知识、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昆山杜克大学成立于2013年,是一所由美国杜克大学、武汉大学和昆山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的中外合作大学。今年72岁的奎尔奇于年初履新上任。

  在此之前,奎尔奇曾在全球多所商学院担任过领导职务,包括伦敦商学院院长、哈佛商学院资深副院长、以及迈阿密大学副教务长和商学院院长。2011年至2013年,他还在上海担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副院长兼教务长、国际管理学特聘教授。

  为何在十年后重返中国?奎尔奇表示,一则得益于自己过去参与中外合办管理的经验,二则在当前中美关系非常重要的时期,希望能帮助改善、维系教育领域的纽带,“这对于人文交流非常重要”。

  事实上,近年中外国际教育交流正遇挑战。全球化智库(CCG)日前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尽管中国作为多国第一大国际学生生源国的地位维持不变,但反之,中国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出现下滑。(参见财新网《选择更多元,中国留学生向何处去?》 )

  2010年至2018年间,各大洲国际学生来华留学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中国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留学目的国。当时有分析认为,如果不考虑外交关系和中国与亚非拉国家的传统友谊等因素,中国留学市场的吸引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上述《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就读的国际学生人数排在全球第九位。

  从来华留学角度,变化尤其显著。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2020年《来华留学年度报告》,其调研结果显示,新冠疫情对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2020年申请人数较2019年同比下降13%;2020年来华留学暑期项目预计减少共1218个,涉及32756名留学生;2020年5月在籍国际学生人数较上一年同期减少7.75%。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贾庆国也曾提交提案,建议加大吸引外国学生来华学习力度。其援引公开数据称,美国来华留学生从10年前高峰时期的约1.5万人降至2023年的350人左右,降幅达90%;韩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稍好,但下降幅度也很大,截至2023年4月1日共15857人,较2017年的73240人下降78.3%。

  贾庆国认为,这固然受到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影响,但自解封以后,国际留学市场已经出现大幅恢复性增长,因此这两者仍不能解释来华留学生急剧下降的现象。他分析,其背后原因还包括认识问题、实习和就业预期发生改变、学术研究、生活便利方面存在问题。

  阻碍何解?2023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提出倡议,“未来五年邀请五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今年5月访法期间,又宣布“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

  此次“美国高校大学生江苏交流营”,即响应上述倡议。奎尔奇表示,虽然有来自地缘政治方面给国际教育合作带来的挑战,但得益于来自创始合作方的协同信任,以及中国教育部及江苏省教育厅的认可支持,“相信我们能够继续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创新与卓越发展”。

  不过奎尔奇也强调:“我们将昆山杜克大学视为中美之间非常重要的桥梁。但我们是一所全球性大学,有来自70个国家的学生和来自30个国家的教师,不仅仅代表美国和中国。”

  他介绍,目前昆山杜克大学的外籍教职工超过55%;国际学生的比例在30%左右,“这一比例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国际上多数高校的国际生占比不超过20%”。

  以2024级本科新生情况为例。今年昆山杜克从全球合计约1万份申请中招收500名新生,包括约150名国际学生,以及约350名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澳门的学生。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与国际学生的申请数量双双攀升。昆山杜克今年共收到来自中国的5213份有效入学申请,在去年实现同比增长约85%的基础上,再度上涨近34%;国际学生方面,从全球120多国家收到近5000份申请,同比增长超过40%,其中一半申请者来自美国。这是昆山杜克自2018年本科项目启动以来申请数量连续六年增长。

  奎尔奇强调,下一阶段的目标是每年招收600名本科新生;对于另外五个研究生项目,希望增加现有项目的招生人数、或增加新项目,让学生人数翻一番。

  据教育部《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内地与港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国内现有近1100个本科合作办学项目、超180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其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共11所,包括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

  从对中国大陆的本科招生/录取情况看,西交利物浦招生规模最大,2022年已达到近4400人。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今年录取约2200人。宁波诺丁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温州肯恩大学今年招生均超过1000人。

  除昆山杜克外,亦有多所中外合作大学今年扩大招生计划。例如温州肯恩大学从去年的1080人扩招至1280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2023年录取531人,今年原计划招生545人,结果实际录取608人。

打造中国高等教育的“不常见做法”

  中外合作大学的宗旨之一,是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推动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十年前,时任昆山杜克大学的常务副校长丹尼斯•西蒙也提到,该校将建立创新、跨学科的课程,核心是博雅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思考的能力。“这些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缺失,是中国高等教育模式下一步发展的方向。”(详见财新周刊《【封面报道】洋大学:高教改革“特区”?》 、财新网《【民生访谈】昆山杜克美方副校长:为中国大学的博雅教育打基础》 )

  奎尔奇同样强调,昆山杜克大学不仅仅想要作为国际交流的桥梁,也希望打造一些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常见的做法”,例如在学科建设、学生项目等方面有所创新。转换专业的灵活性带来的“跨学科视角”在其描述中亦反复出现。

  昆山杜克大学现共有三届本科生毕业。据其今年发布的第二届本科生就业质量报告,281名2023届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落实率达94%。其中221名中国学生毕业落实率达到97%,有207人选择继续深造,超过81%获得全美排名前十或常春藤联盟院校录取通知书。有就业意向的8名中国毕业生全部就业。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60.2%。但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另一面,高校毕业生“学历贬值”、就业难问题则逐渐浮现。奎尔奇对此表示,相比美国,中国青年上大学的比例更高:“但问题在于,大学真的给每个上大学的人带来了价值吗?”

  在他看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通常要求每个学生入学时申报专业,学生转专业也可能受限制,导致一些学生学习的并非他们真正热爱的。“这也许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弱点,它似乎过于注重让人们学习一些马上就能为经济增值的东西,而不是追随他们的热情。”

  “显然有一定比例的父母希望子女尽快学习商科,或者期望他们成为工程师、律师或医生,其中很大的动机是认为这能保证就业。社会也可能过分看重大学教育的投资回报,例如能为经济带来多少商业人才。”奎尔奇直言,“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看法。”

  在奎尔奇看来,本科经历应该是“令人愉快、丰富和开阔视野的”,“如果那些本科生能够体验他们想探索的任何东西,这最终将对经济产生更好的影响。”

  面对当今世界的各种变化,奎尔奇认为,如今青年人需要的品质与一百年前相同:批判性思维、好奇心和韧性。“韧性”指的是努力工作,决心有所作为,有为公众谋福利的使命感;但最重要的是批判性思维和好奇心。

  “大学应该培养这些终身使用的技能,而不是担心怎样把知识灌输到大脑里,因为这并不一定会持久。”奎尔奇说。

 

本文转自于   财新网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才汇云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