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一凉亭遭雷击坍塌 致6人死亡10人受伤

常州一凉亭遭雷击坍塌 致6人死亡10人受伤

 

截至8月12日2时许,6名重伤者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0人伤情稳定。事发凉亭的建筑材质、是否安装避雷装置以及是否达到防雷第三类建筑物的标准,目前仍未知

       极端天气再酿惨剧。据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官微消息,8月11日20时36分,常州经开区横山桥镇遭遇强对流天气,雷击致芳茂山公园凉亭坍塌,有躲雨群众被困凉亭。截至11日23时,搜救工作结束,16名伤者全部送医救治,其中6人重伤。截至8月12日2时许,6名重伤者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0人伤情稳定。

  8月12日,横山桥镇应急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告诉财新,该局工作人员目前还在事故处理现场工作,事故原因的调查由上级部门进行,具体情况以官方最新公布的消息为准。常州市应急管理局向财新表示,更详细的事故原因还没有具体信息,一切以官方通报为准。

  据“常州发布”,常州市气象台于8月11日19时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信号,预计11日夜里常州市部分地区尤其是新北区和武进区的镇(街道)将出现雷电、7-9级雷暴大风和小时雨强达20毫米以上的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据潇湘晨报报道,就该起雷击事件,常州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表示,“类似情况并不常见,属于偶发性情况,发生的概率比较低。”对于网友们猜测的是否由于在凉亭躲雨的群众玩手机导致“雷击”,她答复称,“这一说法不具有科学依据。至于具体原因,还有待相关部门的调查结论。”

  8月12日上午,一位自称在事发现场的目击者告诉财新,11日晚间8点多,当地天气闷热,他和父亲前往芳茂山公园游玩,当时只注意到天空中有闪电,没有听到雷声,也没有下雨。当他们走到公园里的一个玻璃栈道时,突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雨下得很急,没有缓冲时间,当时公园里的许多游客都没有带伞,大家紧急寻找避雨处。这位目击者回忆,当时很多人走到一个分岔路口,往左走是应芳书院(公园内一主要景点),往右走就是事后坍塌的凉亭。现场图片显示,凉亭在一座桥上,外观像是单层仿古建筑,有4根立柱,附近几米内没有其它建筑物。他和父亲以及其他十几位游客走到左边书院的过道处避雨,部分游客则走到右手边的凉亭躲避。

  该目击者介绍,书院过道与凉亭间隔二三十米,中间是一片水域,他在过道处躲雨时正对着凉亭,凉亭处有灯光,不少游客聚集在那里,当时雨下得非常大,或许受雨声遮蔽,他并没有听到明显的雷响。避雨时大家像平常一样在看手机,但他不确定是否有人在打电话。约8点40分时,他隐约听到“咔嚓”一声,推测是木桩断裂的声音,然后就看到整个凉亭向书院方向倒塌,灯光随即熄灭,周围陷入一片黑暗,他也没有听到凉亭处传来清晰的人群尖叫声,直到12日上午看见通报才知道死伤情况。目击者表示,“没什么预兆,突然间倒塌我都感觉不可思议,当时可以说90%是没有雷声的,只是之前断断续续有一点。”另有一位网约车司机当时送乘客到附近,在距事发凉亭约300米处,他表示当时确实有闪电,也在下雨,有雷声但声响不大。

  凉亭倒塌之后,在过道里避雨的人群感到惊恐,担心再出现坍塌事故,这位目击者和父亲决定冒着大雨走回家,途中雨势渐收,二三十分钟后到家时雨已经停了,他注意到当时的时间是9点出头。该目击者表示,芳茂山公园是附近居民的一个主要休闲场所,每到周末来游玩的人非常多,公园建在芳茂山脚下,平时很凉快。11日晚上公园里游人很多,“走几步就有人”。

  另有一位家住芳茂山公园附近的居民对财新称,8月11日晚上7点半左右,她路过芳茂山公园几百米左右的地方,当时附近开始刮风,出现闪电,直到晚20:23左右开始降雨,雨势十分突然。她表示,在官方通报的凉亭坍塌时间晚8点半左右并没有雷声,但是闪电频率较高。该居民称死伤者中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常州经开区横山桥镇上的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大都是从安徽、四川、贵州等地来常州的工厂打工的。”她在12日上午10点路过事发公园时,挖掘机正在清除现场废墟,民警和交警在维护现场秩序。

  这位居民表示,常州芳茂山公园于2023年11月19日正式开园,公园在镇中心区域,背靠青明山、芳茂山,附近有居民区、医院、超市和小学。公园平时晚上活动的人流较多,一般是住在附近的居民。7月20日左右,公园里还举办了音乐会。

  据公开消息,芳茂山公园建造历时两年。2021年,常州经开区启动芳茂山生态修复工程一期,聚力打造占地约350亩的芳茂山公园,总投资约1亿元,东至西崦中心路,南至华喜路,西至公园路,北至环山南路。该项目由国有企业江苏常州东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担纲工程建设, 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12日,财新多次致电该公司,未获回应。

  公开图像资料显示,芳茂山公园内有多处仿古建筑。2017年一篇名为《浅谈当代仿古建筑的防雷设计》的论文中提到,仿古建筑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仿古建筑的周围环境都有其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正是引起仿古建筑被雷击的原因。从外部环境来看,许多仿古建筑或建在山顶等地势较高处,或建在靠近大片水面的地方,周围较为开阔;从内部因素来看,为仿效古代建筑的宏伟,现代仿古建筑对屋脊的处理也倾向于高耸,同现代建筑相比,屋顶较为复杂,屋面具有更多的变化,屋檐、屋角、檐角等也更多更复杂,而且很多屋脊、屋角还设有各类造型、各类材质的装饰,还有一些仿古建筑物屋脊设置有具有导电性质的金属类宝盒、宝塔等,这些设计都使得在周围无高耸建筑物的情况下,仿古建筑成为更为突出的一方。内外因素叠加, 大大增加了仿古建筑易受雷击的几率。

  该论文还提到,在当代仿古建筑的建设时,人们对防雷方面不够重视,觉得设置的防雷装置影响建筑美观或者认为建筑物未能达到《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最低的第三类防雷建筑的要求,有相当一部分建筑物未考虑防雷措施或者采取的措施很有限。另外有些设计以及施工工艺的水平质量不高,建筑物没有得到有效的防雷保护,使得仿古建筑物总是受到雷电袭击,还经常造成火灾等事故,甚至雷击伤人的事故也屡见不鲜。

  在现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2022年进行了修订)的规定中,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中,有一种情况是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a(一个周期内的雷击次数),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芳茂山公园中的凉亭的建筑材质、是否安装避雷装置以及是否达到防雷第三类建筑物的标准,目前仍是未知数。中南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唐文胜告诉财新,如果该建筑物的防雷接地措施确实做的到位,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事故。

 

本文转自于   财新网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才汇云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