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十年后,你改变人生了吗?

高考十年后,你改变人生了吗?

 

自从进入6月开始,一年一度的“高考”就再次成为了网络讨论热点,从高考天气、语文作文,到高考出分、填报志愿、是否要复读……

 

每年这个时候,好像不止是高考的那一波人紧张,而是所有曾经走过的人,又陪着他们再走了一遍高考路。

 

困苦的爹,辛劳的妈,破烂的院子,破碎的他。”沈腾马丽的新片《抓娃娃》在暑期档的爆火,不仅让我们看到一个家庭特供版楚门的世界,也让更多人开始思考“高考”这件事。

 

从上学开始,“高考”就是大部分人认知中,成年之前那个最重要的“独木桥”,似乎天然具备了极高的分量。

 

那么,站在高考十年后的人生节点,再回望过去的时候,又会有哪些不同的感悟?

 

《新知悦生活》邀请了几位朋友,来聊聊多年过去后,她们有哪些后悔和遗憾,高考对人生究竟有哪些影响。

 

 

“高考不过如此,是最大的谎言”

 

去年淄博爆火,今年五一,阿右也成为了进淄赶烤的一员,在人来人往的烧烤摊上吃着烤串时,她形容自己,“吃着吃着,想到高考,就忍不住哭了,哭到停不下来。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叼着烤串在马路边嚎啕大哭。”此时,距离她高考刚好过去了十年。

 

“高考不过如此。”阿右说,这种言论是她到现在都不接受的。无论多少年过去,每年高考的时候,这一两个月期间,她都还是会经常梦到上学要迟到了,涂卡铅笔不见了,或是梦见高考当天,数学第一道大题就做不出来,更地狱的则是语文作文没写完……

 

虽然这些年逐渐忘了很多同学的名字,再看当年的毕业照时,那些脸孔也逐渐变得模糊了。可是高考第一天的场景,她永远记得。

 

十年过去了,但高中三年苦读的生涯对于她来说始终是难以磨灭的存在,“因为那三年我觉得对我人生影响太大了。”

 

小学初中的时候,她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存在,直到中考,她从县里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一朝从鸡头变成了凤尾,巨大的学习压力对她来说带来的是对心智的长久折磨。而那时候,每天心理的不断崩塌和不断重建都全靠自己,老师和家长都难以设身处地地体察到这些细微又变化莫测的情绪,在阿右看来,这些影响都是精神层面的。

 

高考出分那天晚上,因为分数远远低于预期,她心里别着一根弦,怎么也不想回卧室睡觉,“因为觉得我不配,考成这样,我只配睡在沙发上”。凌晨两点多,她静静地躺在沙发上,脑子里纷乱的思绪被很轻微的“咔哒”一声打断——是妈妈从卧室出来,然后悄无声息地躺在了另一条沙发上。阿右说,可能是因为我家在四楼,窗户也都开着,我妈怕我想不开。 

 

“我不能说高考影响了我的人生,但是因为太过重视高考的结果,所以通往这个结果的高中三年的时间,真的对我性格影响很大,高中以前,我阳光洒脱又自信,是个什么都不在意的人,但是上高中之后,为了那一个结果我变得极度自卑和封闭,到现在了,十年了,我才终于能说我逐渐找回到自己高中之前的状态。无数个我以为人生就此完蛋的场景虽然并没有彻底摧毁我,但是的确改变了我。

 

直到如今,她都难以释怀,回忆起高考,她觉得不能用“轻舟已过万重山”来形容,无论什么时候提起,高考都是沉甸甸的分量。

 

在聊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很难把她跟获得过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出身央媒的纪录片导演联系起来。

 

不过在她看来,她走上现在这样的职业道路,似乎也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注定”——从小学到高中,她都是校记者站的,所以大学去读新闻,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

 

虽然高考没有考好,但是她抓住了后面每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考到985院校的研究生,毕业进入央媒,做出了很多业内认可的视频,凭借自己的能力削弱了高考的“恶劣”影响……但“绝对不想回去重来一遍”。

 

不过既然谈到“如果”,阿右觉得,如果当时有人能体察到她当时种种负面情绪,真的能拉她一把,可能她高中会更轻松一些,而不会陷入种种情绪的怪圈里。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而《2023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则有更具体的数据:我国患抑郁症人数约9500万,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抑郁患者发病年龄中,抑郁症发病明显呈年轻化趋势。

 

无论高考有多重要,一个世俗意义上所谓的“成功”的高考,所要通向的终极目标其实也是幸福快乐的人生,如果在这个取经路上就丢失了感知快乐的能力,那才是本末倒置。

 

往后十年,阿右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弥补高考两天的遗憾,但那三年丢掉的快乐、自信、潇洒,是无论再怎么努力也补不上的东西了。

 

 

“高三打出的那一枪,击中的,是现在的自己”  

 

与阿右不同,小计对高考本身的印象已经完全模糊,“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如果你们不问,我可能永远都不会跟别人主动提(高考的事)”。

 

本来是理科生的她,在高二的最后由于偏科严重转去了文科班,然后开始了每天背书到凌晨3点、放学回家路上都拿着书在背的日常。一模二模时,她都考了年级第一,但让她从此闭口不谈的,是高考失误掉了60多分的成绩,这在高考大省,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滑铁卢。

 

最近,她又打开QQ空间里的高中班级的相册——这是每年高考时的保留节目,虽然对高考的结果颇为抗拒,但是高中生活却是那段回忆里的甜。

 

12年前,小计是班上的文体委员,每周负责做班级PPT,分享班里的精彩瞬间,分享电影,带着同学做游戏。所以别人都不能带手机的时候,只有她可以带着自己的手机用来拍摄各种物料。一部小小的诺基亚N7,记录了那一年朴素又热烈的笑脸。

 

她给不同的相册命名,《匆匆那年》《初心收藏》《班级情侣图鉴》……令人难过的是,这些照片随着时间流逝,每年都会变得模糊一点。

 

“这几个相册的美好记忆其实在帮我冲刷高考失利的回忆,就好像反复提醒自己:高中吧,也没有白过,还是精彩的”。

 

高考失利,小计把人生目标换成“精彩”和“体验”,在大学里不断参加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旅行、看书看电影、结交不同的人,也在研究生时终于如愿去到了想去的法国,如今也成为了互联网大厂的团队负责人。

 

她戏言,好多事情都是冥冥注定,高考虽然失利,但从高中开始就早于同龄人给老师做的PPT也没白做——原来我注定了是要做产品经理的。高三时打出的那一枪,现在正中眉心。

 

与她相似心态的还有小石。身为艺术生的小石,在高考前经常在300多分徘徊,却在最后高考时,分数接近了500,在别人看来,这是被上天眷顾了100多分的幸运。但却让小石在此后的学习生涯中,都有一种强烈的“不配得感”,她总觉得自己只是运气好,“以我的水平,其实根本上不了现在的学校的”。

 

哪怕后来成功保研到更好的学校,甚至又读了博士,“不配得感”依然如影随行地依附着她。

 

“很难想象我以前是个学渣,现在是个学霸这件事”。哪怕是超常发挥的小石,也是一副完全不想回顾高考的样子,超常发挥在她这里反而成了黑历史。

 

不管是失误还是超常,两人都有相同的感受——

 

“高考打来的那一枪,击中的,是十多年后的自己。”

 

“我的人生巅峰,在考上北大的那一刻就结束了”  

 

对于八月来说,职场上让她感到最困扰的事,莫过于每次被介绍给其他同事时,她的名字后面总是跟着一句:“她是北大的。”这时候她的惯常反应都是:努力不尴尬地笑笑,但不会接话。

 

好像从考上北大的那一刻起,北大就变成了无形的标签,被牢牢地贴到了她的头上。

 

从高考大省山东的一个十八线小城考到北大中文系,她妥妥是大众眼中的“小镇做题家”。

 

当被问到现在想到高考有什么感想时,她打趣说,“比我钱多的我都羡慕”。

 

在她看来,她的人生巅峰,从考上北大的那一刻开始就结束了。

 

报志愿时,她选中文系的理由简单到让人难以置信:因为高考语文考得最好,学中文会轻松一点。

 

但去了之后,八月才发现现实的中文系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中文系学的是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平时的作业也是严肃的论文,不是随便看看书写写诗写写小说的。

 

开学第一课时,系主任就告诉她们:咱们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不止是她,《新知悦生活》采访的很多小镇做题家都有一样的通病:寒窗苦读好几年,费劲力气考到了全省前几十名,但在报志愿时却是胡乱选择的,理由千奇百怪。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选的专业到底学什么,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会不会擅长,更没有联想过四年后的就业问题。

 

八月告诉我们,其实直白点说,就是因为没有眼界,作为全家上下唯一的大学生,之前所有的精力都在读书和做题上,哪里知道什么兴趣爱好,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方向,这对他们这些“小镇做题家”来说,实在太遥远了。甚至没怎么出过省的家长们,就更不知道了。

 

进入大学之后,她最大的感受是——“花花世界迷人眼”,原来除了学习之外,还有这么多五花八门的课外活动,那时候她觉得好像什么都很重要,跟各省的尖子生们做同学,她才发现别人怎么各方面都好,见多识广,还有拿手的技能,而自己好像除了学习,其他什么都拿不出来。

 

刚进入北大校园的时候,反而是让她感觉最挫败的一段时间,为此心态失衡了很长时间。

 

再加上脱离了苦哈哈的高中生活,一下子没人管了,八月也有点放飞自我,所以开学一个学期,她的绩点并不算太理想,等到她意识到自己好像没有那么适合中文系,想转专业或者申请双学位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成绩是不够格的。

 

而班里另一个同学,当初因为分数不够,先选了中文系进了北大,但早就想清楚,早早准备好了一切,本科就修了经济学双学位,然后又去国外读了统计学,回来之后做了数据分析,同样在大厂,但是工资比八月高了一倍。

 

“可能选择了文科专业,就注定了清贫吧。”八月说,这几乎是她们文科同学的共识,毕竟文科薪资的天花板真的比理科低多了。

 

毕业之后,八月直接留在自己实习的公司做了运营,她的同学们也都差不多,要么早早决定考公,大学时就在各种复习,要么去中学当语文老师,其中也有相当大一部分已经离开北京,回到了家乡的省会城市。

 

去向跟中文系关系最大的,是一个当时就爱写诗的同学,在北大时他就参加了文学社,后来还去牛津读了博士,现在已经有了自己出版的诗集。

 

也有工作之后认识的朋友,在30岁的年纪毅然决然辞职,抛下一切去国外读研了,学的是她当年一直感兴趣,但当初被家人阻挠没学成的战争史。

 

很多人不理解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去研究战争,但是八月明白。在做这个决定前,这个朋友说,她无数次想过如果当年报志愿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人生是不是会就此不同,后来十年的时间里,她总觉得高考这场雨似乎把她也困在了过去。

 

直到30岁这年,她决定追逐曾经的梦想,“喜欢”就是一切意义。

 

所以,在八月看来,其实高考远没有选择重要,如果能为了热爱的一切,跟社会时钟、跟偏见作战,哪怕最后两手空空,这个过程也一定是人生中最值得纪念也最美好的瞬间。

 

《新知悦生活》观察到,很多大公司都喜欢招八月这种学历好的员工,其实看重的不是她们的学历本身,而是高考对她们这类人做事方式和思维定式的影响:她们做事更认真、严谨、不愿意麻烦别人,从上学时代起就听老师的话,会把老师安排的所有任务一丁一卯地规规矩矩做完,这就像一种行为模式,进入职场,这一类人也会按部就班地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靠谱程度max,非常让人放心。

 

但是,这种习惯也有劣势:因为他们不是那么爱跟人沟通,鲜少创新,更喜欢循规蹈矩地做事情,所以很少能做到比较高的管理层。

 

最近,八月的烦恼则是来自于跟爸妈的分歧,他们想让她回山东,趁着35岁之前考个公务员或者考个教师编,可是她也会有一点迷茫,“如果我回去,考上清北的意义又究竟是什么呢?”

 

小时候,她也曾幻想自己可以成为非常了不起、非常厉害的大人,考入北大12年之后,她开始逐渐接受,即使进了top2,自己也只是个普通人,甚至能过一个普通且稳定的一生,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人呀,似乎总会想着没走的那条路鲜花盛开。作为北大毕业生的八月,分不清自己是清醒,还是认命。 

 

上周她回老家,参加了一个远方堂弟的升学宴,席间不停有长辈提及八月的“辉煌历史”,八月只不停地说“没有没有,弟弟也很厉害”,边尴尬地喝完了杯里的茶水,其实她心里苦涩又带了点平静:那又如何,其实这些根本没有那么重要,十年之后,大家不过都是大街上行色匆匆的普通打工人罢了。

 

把人生当做一场游戏,高考就是其中一个boss级别的关卡,每个人都要经过打怪升级和不断历练才能完成解锁,然后根据积攒的技能和分数兑换下一个地图的权限,开启新的世界,进入下一段历练。

 

高考二字,和每个人的宿命纠缠在一起,续写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高考结束了,但往后的十多年里,高考对她们性格和认知的影响一直在继续,但又很难说,这是不是她们真正发现和寻找自己的开始。

 

高考过去十年后,你走出来了吗?如今过得如何了?

 

 

本文转自于    新浪热点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才汇云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