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和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卓越贡献。
棠岙纸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产地得名。奉化棠岙,处于天台山和四明山交接地带,唐代已有村,称唐岙,后因村有棠溪,改名棠岙,是个千年古村。环村皆山,山中茂林修竹,郁郁苍苍,棠溪顺山而下,流水汤汤。村民待笋长至嫩竹将开叶,砍作竹丝,浸以造纸,是为棠岙纸。
据《奉化市志》记载,明正德九年(1514年),棠岙村民始以竹为原料造纸。距今已500多年。明永乐年间,棠岙纸以贡纸闻名全国。1946年重印的《棠溪江氏宗谱》上记载,20世纪30年代,棠岙造纸业最兴旺时,村有槽桶300余只,从业千余人,生产的竹纸远近闻名。50年代还为媒体晒过大量新闻纸。之后几十年时兴时衰,至90年代初,手工纸坊普遍歇业,唯袁恒通作坊仍然坚守。
我国现存的明清时期纸质文物,尤其是古籍和档案文献,大多采用竹纸制作,其修复工作对纸的要求极高。1997年,袁恒通作坊受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委托,试制古籍用纸。以当年生苦竹嫩竹为主料,经砍料、腌料、洗料、蒸煮、捣料、洗浆、抄纸、晒纸等10多道工序72道工艺制作而成,所制竹纸细腻柔韧、久存不蛀。首批样纸送南京博物馆,化验结果表明,与古籍纸最为接近,是理想替代品。天一阁博物馆一次性订购4万张。之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以及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桂林图书馆等均认定袁恒通作坊所产棠岙纸为古籍修复专用纸。2015年,棠岙纸制作技艺被列入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古法造纸的技艺亦传承至今。
公司以非遗传承为基石,依托非遗品牌,构建“走下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向未来”的研学旅行课程新模式,让学员在看纸、做纸、说纸、玩纸的过程中,深入感受中华传统造纸历史,深化文化旅游内涵,让非遗产业化、让非遗融入到社会当中、让非遗服务于社会。
棠岙古法造纸文化中心坚持教育优先原则,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注重课程的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旨在让学生在研学实践过程中,了解纸文化,爱上纸文化,传承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