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置地广场、太平洋百货相继谢幕线下商场如何“突围”?

上海置地广场、太平洋百货相继谢幕线下商场如何“突围”?

 

百货业又如何在其中寻找机会?

 

8月的最后一天,位于上海徐家汇商圈的太平洋百货伴随着《宝贝,对不起》的音乐正式谢幕。关门前,仍有不少市民进入商场,怀念曾经在这里的时光。

 

“在徐家汇太平洋,跟同学聚过餐,跟男朋友约过会,买过第一件进口化妆品……虽然很多年没去逛了,但情感依然还在。类似的还有徐家汇地铁商城、迪美、文庙、西宫……是不是每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都会慢慢消失。”孙女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在上海,许多老牌百货都面临同样的命运。2020年,运营了17年之久的巴黎春天百货虹口店宣布关门结业;今年年初,在南京东路开了26年的置地广场也停止运营......

 

除了租约到期的客观因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传统百货业已面临转型升级的关口。

 

同时,新零售正以另外一种姿态归来。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上海新增557家首店,据上海购物中心协会的一份报告,2023年,上海3万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总量将超过400家,是近三年来最多的一年。在这样的趋势下,百货业又如何在其中寻找机会?

“再去已是闭店时”

 

上海太平洋百货公司为台北太平洋SOGO百货集团事业之一。1993年开始进入大陆百货零售市场,在上海开设徐汇、淮海路、不夜城三店。在不少上海人眼中,太平洋百货徐汇店是上世纪90年代魔都最红的商场之一。

 

“记得当时每年促销的时候,总是不停送券让你叠加后再买,买了再送券。”市民宋女士对记者说,“那时如果是在徐家汇约人见面,地点几乎都是约在太平洋百货门口。可是这几年很少来这里逛了。”

 

有媒体报道,闭店消息传出后的一个月里,徐汇太平洋百货迎来了30年来的又一次高光,63万人次顾客光顾,是去年同期的4倍,销售额达6800万,是去年同期的2.8倍。

 

闭店前一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店内看到,“最后出清”“闭店清仓1.5折、2.5折”“玩具100元三样”的字样随处可见,人们大包小包拎着选购的商品。

 

9月1日,上海太平洋百货有限公司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表示,闭店后,如果顾客需要退货或退款,可在2023年9月28日前工作日期间联系留守客服电话办理;同时,公司对持有购开心会员卡、早前发行的预付(消费)卡的顾客作出了相应安排。

“百货业存在严重两极分化”

 

上海购物中心协会品牌专业委员会主任周长青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目前在零售业态出现了两极分化加剧,一方面奢侈品销售不断走高;另一方面折扣型零售充分满足了喜欢性价比的刚需人群。

 

“这对中间档的商场挤压就很大”,他说,“零售品类发生的结构性变化背后是人们生活习惯及工作场景的变化,而百货,特别是中档百货,由于主要集中在传统零售品类,受到的影响更大。”

 

周长青说,如今大家对商业消费空间体验的需求更多。百货过往是为陈列和销售货品用,层高低,显得空间压抑,和购物中心及街区相比有劣势,没有与时俱进的项目会被加速淘汰。这个趋势实际在过去十年都在发生。“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上海有许多勇于创新百货商场发展得都不错,比如久光百货、八佰伴、芮欧百货。”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百货业态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其他业态也有类似情况。“但是百货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是相对低成本:商品库存是品牌商的,导购员大部分也是品牌商的,物业有很多是自持的,所以就算关店,产生的连带问题相对少。不像超市企业,如家乐福,关店后供应商货款问题、储值卡问题、租金问题,加起来很难解决。”

 

虽然闭店时有发生,但杨青松认为,今年上半年我国百货的业绩普遍较好。他说,根据国家统计局:按零售业态分,2023年上半年,限额以上零售业中便利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2%、5.4%、4.6%、9.8%,超市下降0.4%。

 

“从中可以看出,百货是上半年各业态中增长最高的。媒体或专家可能会说百货去年基数低,实际上去年整体基数都不是太高。百货坚持调改升级,包括数字化转型是增长的重要原因。上半年报陆续发出,可以看到老牌百货的业绩基本不太差,包括重庆百货、王府井、解百集团…...”杨青松分析说。

 

杨青松进一步说道,数据来看,百货店关店的比例低于超市、大卖场、专业店、专卖店。“百货关店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百货店规模较大,且有品牌效应,容易引起关注。关店相比百货店总体数量(近7000家),是很微小的比较,也基本上是正常的更新替换。”

 

杨青松说,升级改造是百货业发展的必然。一是因为大多百货店建设时间较早,软、硬件条件满足不了需要;二是面临同业、异业激烈竞争,需要通过升级提升竞争能力。升级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硬件,包括装修、设备等;二是软件,包括定位、商户组合、管理流程、数字化等,大部分是软硬结合的升级。

 

上半年上海首店新增557家,中国消费市场仍是首选

 

今年作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实体经济恢复的关键周期,品牌开店趋势趋于稳定。据中商数据统计,今年1月至6月,上海全市新增557家首店,包含3家全球首店、1家亚太首店、3家亚洲首店和68家全国或内地首店,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达13.5%。

 

中商数据的报告显示,首店选址最青睐购物中心,网红街区吸引力上升,蝉联第一的是环球港。“今年上半年,环球港、MOHO、ZX百联、新天地、愚园路街铺、苏河湾万象天地、虹桥天地成为最具首店品牌吸引力的商场,新天地和愚园路街铺的排名均有提升。”

 

周长青分析认为,首店的唯一性、创新性给予潮流消费客群很强的吸引力,又因其有很好的传播力,会有很多远端辐射甚至跨城市辐射。上海由于在长三角都市圈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地位,所以品牌方会首选上海开设首店,以更好达到经营效果。

 

不只是上海,越过疫情的重重挑战,中国优质零售物业市场正徐徐开启复苏大幕。世邦魏理仕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全国零售物业净吸纳量同环比分别增长三倍多;上半年累计值达142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189%,恢复至疫情前五年同期均值的75%以上。受需求反弹的推动,空置率结束此前连续四个季度的上升走势,持平在9.3%。与此同时,二季度全国购物中心首层租金指数环比跌幅收窄至0.2%,京沪以及消费基本面强劲的华东二线城市租金已经率先企稳。

 

世邦魏理仕一项调查显示,计划今年在中国内地增加门店数量的零售商占比达71%,中国一线城市蝉联国际品牌海外扩张地的首位。其中,旅行箱包、运动产品、休闲和个护用品将是线下经营面积扩张最快的零售品类。化妆品、珠宝等受益于消费升级的业态也将持续稳步扩张线下门店。而在零售品牌之外,社交聚会需求的强劲反弹令餐饮成为另一个快速扩张的租户业态。

 

世邦魏理仕中国区研究部负责人谢晨分析认为,在国内消费市场已进入全渠道时代的背景下,实体门店在整个消费链条中的定位将加速从单纯的销售网点向承担全渠道销售、客户服务和社群营建、品牌文化体验和提升等综合功能转变。全渠道零售下品牌门店网络的铺设也将面临结构性的转变。零售商将对原来功能雷同的标准店组成的城市门店网络进行梳理优化,同时集中资源打造核心区位的复合功能旗舰店,并辅以快闪店、概念店等多种创新门店形态。

 

不过,杨青松特别提到,购物中心表面繁荣也有着背后“心酸”。

 

“表面上看,购物中心客流比较多,生意兴隆,但最大的问题就是投入的产出低。投入是拿地、建设、运营等成本,体量大,投资也就大,产出是租金收益,目前体验类商户(儿童、餐饮等)占比大,但这些商户的租金水平很低,贡献毛利低,最终NOI(“净营业收入)高于5%的项目不多,这是一个很困难的数字。所以现在也有购物中心百货化的趋势,即加强商品零售,提高毛利率。”杨青松对记者说。

 

杨青松认为,同质化是行业普遍问题,“确定自己的目标顾客群,所有的设计、商品、服务围绕这个目标顾客群,走出一条差异化的道路,这是最重要的。此外还要强化核心能力,如供应链能力、数字化能力、会员运营能力等。否则,能力不提升,再漂亮的空间也用处不大。”

 

本文转自于   中国经济周刊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才汇云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