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集团面临困局,有其自身原因,也有其他外界复杂因素,它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倒下的民营金控集团,个中教训值得铭记
近期,一则重磅消息在财经圈广泛流传,中植集团旗下四大财富管理公司(恒天、新湖、大唐和高晟)定融产品均发生违约且涉及金额巨大、人数众多,一时间引发市场持续热议,同时也引起监管层高度重视。
截至目前,尽管中植集团、中融信托和四大财富管理公司高层均在多种场合屡次表示理财产品仅仅是延迟兑付,还在积极筹措资金准备兑付事宜,但是综合市场反应和各方消息来看,四大财富管理公司理财产品严重延期兑付即实质性违约已经实锤,中植集团流动性危机已经“命悬一线”。
毋庸置疑,中植集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民营金融控股集团,旗下四大财富管理公司更是执国内第三方理财平台之牛耳,其行业江湖地位和影响力更是无人望其项背,但就是这样一家声名卓著的公司居然发生大面积违约事件,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思考之余,又让人觉得确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目前,中植集团爆雷事件仍在不断发酵中,吃瓜群众在茶余饭后谈论之余,个中教训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千禧年以来,特别是历经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主办、2008年“四万亿”投资经济刺激计划实施和2009年《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发布,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矿产资源类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传统银行贷款、债券、股票等场内或者标准化融资渠道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加上这类项目的潜在高收益属性,通过信托渠道大量发行非标准化资管产品成为更现实、更迫切的需求。由此,合法金融持牌机构——信托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信托产品中“资金池业务”由此登上历史舞台,同时逐步扩大到银行、证券、保险等更广泛的金融领域。
由于“资金池业务”具备借新还旧、混同运作、募短投长、脱离标的资产的实际收益率分离定价、非公平交易等操作特征,近十年来,尽管监管机构屡次发文规范整顿甚至明令禁止,但是由于“资金池业务”涉及金融机构众多,加上前期其对于繁荣金融市场发展,促进实体行业融资发挥过积极作用,因此,往往处于“监而不管”状态,部分信托机构甚至以TOT(专门投资信托产品的信托)等创新方式在开展具有“资金池”属性的业务,也并未明确叫停。“资金池业务”一直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不过,更为广阔的融资渠道机构——资产管理公司也正式走入大众视野,尔后资产管理公司衍生出的第三方理财公司和私人财富管理公司更是将行业推向一个全新高度。
近十年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特别是私人财富管理行业迅猛发展,不仅让投资人挣得盆满钵满,相关产品销售人员也获得远高于金融其他行业的巨额回报,前期行业发展积累的财富效应,激发大量信托财富管理人员、银行私人理财人员转型拥抱私人财富管理行业的浪潮,同时也吸引更多高净值客户群体将大量理财资金投资到这个领域,行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
初始阶段,这些理财产品对应资管产品是有底层资产增信担保的融资行为,即使后续通过地方金交所甚至伪金交所发行定融产品出现,还是对应确定投资项目,即确定投融资标的。但是随着行业进一步发展,通过借助单一信托计划通道募资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规模化需要,前期被监管机构叫停的“资金池业务”模式再次以更加隐蔽的方式死灰复燃,同时,慢慢演变为类资金池业务,即募集资金并没有对应确定的标的。此时理财资金通过披着“认购类信托产品投资理财”的合法外衣,从财富管理中心转移到集团总部旗下,然后通过集团各部门进行产业投资,由此“自融、自投”闭环正式形成,当年知名第三方理财平台——诺亚财富玩的就是这个模式。
近几年,房地产行业下行趋势确立,P2P行业乱象整治明显,金融强监管时代到来,宜信、诺亚、钜派等第三方理财平台巨头在纷纷踩雷被监管机构处罚后痛定思痛转型,大面积减少发行规模,强化风控措施,第三方理财市场开始全面收缩。但是中植集团旗下财富管理公司却逆势扩张,积极布局,不断抢占市场份额。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经过十几年发展,中植集团四大财富管理公司合计数万亿存量资产管理规模和数万个理财产品,即使风控措施得当,按照统计学概率来说,其单个产品违约可能性几乎也是100%,况且这些产品中很多都是没有实际底层资产的伪定融产品或者自融产品。当然,过去几年中,每当中植集团及旗下财富管理平台身陷流动性风波,也并没有爆出大面积理财产品到期不能兑付即违约的新闻,其根本还是因为整个中植集团规模足够大,“三个锅盖十口锅”的游戏模式尚可以维持,在某一个或者几个产品出现兑付困难的苗头之际,都可以在系统内实施腾挪之术,化险为夷。但是,随着其创始人解植锟的突然离世,公司实际控制人缺失,集团后期发展不确定性,加剧短期内公司运营动荡风险。同时,后疫情时代,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凋敝,两者叠加,中植集团产业投资产品中真正高收益标的几乎绝迹,同时零收益甚至负收益副产品不断涌现,这种“拆东墙补西墙”循环兑付模式开始很难维系,因而,其理财产品违约暴雷并不令人意外。
众所周知,在中国红极一时的P2P行业,在国家不断整顿之下,现在完全停止运营,目前尚处在清收退出阶段。中植系自融自投模式和P2P模式异曲同工,唯一区别在于对投资者门槛设定远高于P2P,从起投资金几千一跃提升至百万量级,投资理财人从普通百姓缩窄至高净值客户群体。相对于普通大众,高收入群体抗风险能力显然高出许多,这也是前期雪松、安信等信托公司理财产品爆雷并没有形成群体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相较于稳坐国内私人财富管理市场份额头把交椅的中植集团旗下四大财富管理公司定融产品发生违约而言,银行业理财和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却是欣欣向荣,形势一片大好。8月4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04亿个;银行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310亿元;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共有265家银行机构和30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71万只,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5.34万亿元;上半年,全国共有225家银行机构和30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52万只,累计募集资金27.75万亿元。同时,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数据,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超67万亿元。
在私人理财行业,各种学历普通、出身贫寒、毫无背景的理财人员通过自身努力“年薪百万、购买名车豪宅、实现财富自由、从此走向人生巅峰”的“造富神话”案例比比皆是,但是细细想来,这个模式根本不可持续。理财销售人员动辄2%-3%高额提成,公司中高层数百万乃至千万级别的年薪和公司本身分红,再加上给予投资人本身不低于8%的投资收益,怎么看都是一个庞氏骗局。毕竟如今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去匹配一个年化预期收益率超过12%的投资项目难于登天,即便有这样的项目也是极少数,况且以中植系旗下上万亿规模体量理财产品均承诺投资人这样的收益,完全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此的私人财富管理发展模式显然不可持续。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飞速发展,居民财富收入也在不断增加,除去房地产不动产投资,广大中高收入人群迫切需要有更好的渠道投资理财,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如今,国内资产管理市场已经三分天下,银行系主打固定收益理财、证券资管和公私募基金则专攻权益类投资。对于私人财富管理公司来说,剩余的时间不多了,单单依靠高收益吸引投资者、增加提成比例激励理财人员市场营销的方式很难立足,只有确立适合自身的业务发展模式,真正做好内功,在投资和风控两端双管齐下,方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资产管理行业,在国外已经诞生近百年,无论是偏向风险投资领域的贝莱德集团、先锋领航集团、黑石集团,还是偏向私人财富管理的花旗银行集团、瑞银集团,都是经历几十年甚至百年而不衰,依然成为行业之标杆,其成功的奥秘不仅在于强大的投资能力和良好的风控措施,更重要的是一直坚守“受人之托,为人理财”资管行业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资管行业要想走得更远,必须强化“代客理财,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使命感,加强投资能力建设,提高风控意识水平,完善防护墙隔离制度,真正实现“募、投、管、退”资产管理的闭环运行。
当然,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明星死于逃税、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非标理财、屌丝死于P2P”的网络传言无不是无数“血与泪”故事背后的经验之谈,过往良好业绩不是公司“护身符”,“刚兑”信仰也一定会被打破。“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一定要警钟长鸣,不盲目为追求高收益而落入理财销售人员的圈套,时刻铭记“你看中别人的收益,别人却惦记着你的本金”,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投资前多花点时间做做功课,认真评估投资项目风险与收益,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决策,谨慎投资。
鉴于当前经济环境和中植系巨大的理财产品规模,预计企业自救模式很难平安度过这场危机,极大概率还是像安邦、明天、华信等这类出事民企金融控股集团一样,由政府监管机构出面开展破产重组工作。中植集团面临如此困局,有其自身原因,也有其他外界复杂因素,它不会是最后一个倒下的民营金控集团,当然谁会成为下一个也许并不重要,中植集团突然爆雷留下的教训却值得铭记。
过去十多年里,安邦、明天、华信、海航、宝能等民营标杆企业纷纷因为经营不善导致流动性问题,暴雷不断,最后基本都难以善终,从高高在上的世界500强知名企业跌落神坛,实在令人扼腕叹息,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其自身盲目扩张、过分杠杆化、严重依赖负债驱动发展模式息息相关,另一方面由于其民营属性,注定一旦出事后,国家层面无论是协助破产重组还是国有化收购的处置方案,均难以平衡各方利益,导致多元化经营的民营控股集团一旦出现实质性风险,最后往往只能黯然落幕,很难东山再起。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等多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8条举措,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推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一时间,社会各界对于国家层面出台具体措施破解民营经济发展困局、激发民间资本投资信心、着力增强民营经营主体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充满无限期待。毋庸置疑,虽然知名民营企业成功发展除了自身经营发展稳健,牢牢抓住国家发展和产业升级红利之外,也离不开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上述政策对于民营资本、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极大利好消息。
不过,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凡事都有两面性。可以看到的是,民企一旦做大做强,其发展模式却出现明显分化,绝大部分有实力的民企不再聚焦主业,而是开始大力拓展新型业务,一方面不断谋求多元化经营布局,减少依靠单一行业风险,实现行业交叉互补,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急功近利,大量涉足热门暴利行业,诸如金融投资和房地产行业,最后演化成“后起之秀超越前辈”,新板块后来者居上,成为公司新主业。
国内著名案例之一是雅戈尔集团。众所周知,雅戈尔集团是国内著名服装企业,雅戈尔服装更是国内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但是雅戈尔集团从服装行业发家之后,就开始谋求多元化经营,近些年来,其金融投资和房地产行业已经逐渐超过主业,单就其业务收入和利润而言,服装板块已经下降至第三位,至此其也完成产业布局,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营控股集团。
更有甚者,明天系、安邦系、华信系、海航系等这些民营金控巨头,实际控制人虽然早期发迹于实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仿照国外著名金融财团的做法,开启金融牌照收购和实业投资并购的步伐,借助金融资本力量,逐渐形成以“实体主业经营、控股金融持牌机构和其他实业投资并购”等三大模块鼎立的金融投资控股集团业务模式。
中植系和上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一样,也是发家于实业,但公司自2010年以来,基本很少涉足实体产业,主要以金融和投资作为公司主要发展方向,形成控股上市公司、独角兽培育平台、能源资源投资、持牌金融机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综合型多元化民营控股集团。
民企谋求产业转型、多元化发展无可厚非,一方面是原本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业已成为行业龙头,后续其市场份额、利润率等发展空间有限,企业通过前期积累利润有能力也有意于拓展新的战略方向,以求增加新的收入和利润空间;但是,另一方面,从过往案例来看,不少民企在公司做大之后,过分追求眼前利益,虽迅速做大做强,成为新领域行业龙头,在宏观经济高速发展,行业上行周期中占尽便宜,但是一旦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行业出现周期性调整,弊端就会凸显,好的情况是拖累原有主业,导致整个集团元气大伤,不得不断臂求生,坏的情况则是面临流动性风险,甚至破产重组。
对于大部分民企来说,在其原有主业尚未形成明显绝对优势,在没有对即将进入的新型行业深入充分调研,在没有评估新行业与原行业的关联互补性程度,就贸然下场投机进入所谓朝阳、高补贴、高利润行业,比如蓝光发展和江苏阳光,本来主业分别是地产和纺织,在地产和纺织行业下行之际,没有抵挡住“双碳背景加持、绿色环保行业、大量国家补贴”等诱惑,跨界投资进入光伏发电行业,最后黯然离场;同样案例还有新能源汽车,无论是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汽车,还是姚振华的宝能汽车,都是在这一波新能源汽车浪潮中,几乎孤注一掷地赌上全部身家“闭门造车”,一旦市场出现产能过剩、流动性风险,难免会顾此失彼,最终因为杠杆过高、负债过大,扛不住而爆雷。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产业转型升级,民营企业多元化转型既是行业大势所趋也是时代变革需求,朝阳产业固然前景诱人,但是不仅数量少、不确定性大且竞争激烈,注定要经历大浪淘金的过程,到底谁在真转型,谁在蹭热点,静待时间来检验。无论如何,“磨刀不误砍柴功”,前期做好功课再下场也不迟,否则就会让“潮退之后裸泳”的故事一次次发生。
民营企业多元化转型暨民营企业平台化经营发展之路充满荆棘,既需要勇气和运气,更需要眼光和战略,无论如何,先“谋定而后动”,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文转自于 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