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对尹烨来说是特殊的一年,三年的抗疫趋于尾声,华大在30余个国家建立的抗疫的实验室也成了“当地老百姓的守护神”。
同样是这一年,华大在顶级医学期刊发布110篇文章、建立约190个时空组学联盟、打赢了海外专利史上最大赔偿额的一笔官司、无创基因检测项目突破了1000万……
而未来,尹烨计划着与京东前副总裁蔡磊一起通过精准的诊断、基因治疗乃至开发药物的可能性来帮助中国几万个渐冻症家庭和个人。
新冠是生命科学的文艺复兴
新冠疫情肆虐之际,华大驰援近190个国家,在超过30个国家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帮助全球抗疫。如今全球的抗疫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这些抗疫的实验室已经变成了当地老百姓的守护神。
在多年投身医药前沿领域的尹烨的眼中,21世纪是生命科技、生命科学的世界,其史无前例地走到了人类舞台的中央,这些硬核的科技使得人类更好地认知世界和自然,认清楚人类与不同物种以及微生物的关系。
“尤其是新冠疫情,实际上从正面角度理解,这也是一次生命科学的文艺复兴,它使我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生命科学,关注健康。”
毕竟,人类已经经历了工业技术、电子科技、信息技术三次科技革命。而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会让一部分行业和就业消失,但也同时带来了更多的行业和就业机会、更多的人口、更高的预期寿命、更多的文明以及更少的战争和暴力。
从科技革命到技术创新,尹烨表示,“所谓创新不一定是高科技创新,现在很多的创新实际上是低技术创新、组合式创新,但它有更高的效率和价值。创新不是无中生有,创新是乱中生有,创新从来不在真空,创新是来自于混沌。”
因此,在后疫情时代,无论是生命科学还是生物技术产业、大健康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机遇和挑战。
而机会是什么?成功又是什么?尹烨给出的答案是:在别人没看好的时候躬身入局,以及长久地坚持正确的事情,并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尹烨坚定地认为,中国有真正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构、公司、企业都应该勇敢地走出去。在国内国外的双循环下去彰显中国的硬核的科技力量,为全世界需要中国技术、中国服务、中国产品的朋友们提供应有的贡献,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把高大上的技术,做得普惠
在这样的特殊的“文艺复兴”下,2022年,华大基因仍然做了很多可圈可点的事情。华大证券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医学期刊及其子刊上共发表110篇文章,尹烨自豪地介绍道,“这对于民营机构而言非常了不起。”
华大的时空组学技术可以把一个哺乳动物细胞或者人类的一个细胞分成400份,真正实现了亚细胞的分辨率和一级细胞的市场,相当于造出了超级生物显微镜。
华大基因也结合了传统光学显微镜或测序仪,完成了中国人自己独创的突破性技术。华大基因还基于此建立了约190个时空组学联盟,其中包括牛津大学级别的研究所。
谈完了科研部分,尹烨还提到了华大的产业部分,华大制造作为华大下属公司,是中国唯一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公司。华大制造在2022年9月9日成功登陆了科创板,同年也在美国赢得了专利官司,竞争对手赔偿了和解款3.34亿美金。这在中国甚至海外的专利历史上是非常大甚至最大的一笔。
这一年,华大基因的无创基因检测项目也突破了1000万例,这个数字在全世界排第一名,且价格仅需欧美地区的几分之一。“所以华大基因是实实在在地将一个高大上的技术做得普惠可及。”尹烨感慨道。
华大万物关注与未来农业相关的板块,其与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合作了多年生水稻项目,其中最长的水稻已经连续种植了七年,可以收割14季。该项目既获得了科学杂志science评出的全球十大科技进展,也获得了中国的十大的科学新闻。“过去那些异想天开,今天勉为其难,而未来必将常见的技术,会越来越多地走到千家万户当中去。”尹烨表示。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华大在2022年的发展,尹烨认为,是实实在在地用中国人自主的科技来造福人类。
华大人,未来该去向哪里?
2023年,尹烨在策划一个渐冻症的计划,接受《大道直行》专访当天的上午,尹烨还与京东前副总裁蔡磊通了话,两人准备一起通过精准的诊断、基因治疗乃至开发药物的可能性来帮助中国几万个渐冻症家庭和个人。
尹烨真诚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能有更多的华大人走到全国、全球的各地,实实在在地用中国的实力、硬核的科技,来为医学、健康、农民的富裕去赋能,也能够同步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做好科普,多做公益。”其坚信,未来,世界终将会走出疫情,中国和全世界的沟通、便捷的往来也在逐步地恢复。
作为中国基因行业的奠基者,华大基因一直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愿景,通过20多年的人才集聚、科研积累和产业积淀,已建成覆盖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的营销服务网络,成为覆盖本行业全产业链、全应用领域的科技公司。
据公开资料,华大基因的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组学大数据技术手段,为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社会卫生组织等提供研究服务和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
如今,华大基因的业务已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境内2000多家科研机构和23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甲医院500多家;欧洲、美洲、亚太等地区合作的海外医疗和科研机构超过3000家,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主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转载来源 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