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前,我把这本书读了4遍

裸辞前,我把这本书读了4遍

 

今年四月,我终于从第一份工作中辞职了。在工作的最后半年,精力像水一样从身体里漏掉,根本无法积到胸口。

 

在一片困顿中,朋友拿给我一本叫《想要》的哲学启蒙书。薄薄一本,口袋大小,字数不多,在地铁上翻翻就看完了。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我居然来回读了4遍!最后靠着它,达成了我长久以来的“想要”——离开这份工作。

 

一本给青少年看的哲学书到底有什么魔力?回头想想,我自己都觉得神奇。也许是在一遍遍阅读《想要》的时候,我变化的处境与它产生反应,带给我不同的惊异与清醒,最终成为了方法。这可能就是哲学在生活中的有趣之处吧!

 

 

 

 

01

“想要”

 

“我想要离开这份工作!”去年冬天,我每天睁开眼都对自己许愿,却一次次推开办公室的门,窝在工位上,情绪不断累积。

 

除了在辞职这件事上毫无进展,我倒是在其他地方尽情满足自己的“想要”——想喝奶茶,打开手机点外卖,三十分钟内就能喝到;想沉浸于快乐,刷刷猫猫狗狗的视频,就短暂地忘记了烦忧。

 

但痛苦和沉重的感觉从来都不会因为瞬间的满足而褪去——我最想要的是“离开这份工作”,它毫无进展,笼罩着我,卡住我的喉咙。

 

很快,我开始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并没有能力把 “想要”变成现实,只是沉浸在自我催眠里?这时,我第一次翻开了《想要》。

 

当我看到“我们得把‘想要’和‘决定’区别开来”时,仿佛被当头揍了一棒——我每天早上,都在重复做决定罢了,并不是真的“想要”。

 

做出决定一点都不困难,仅仅一瞬间的事,就能让人身心愉悦……然而,真正的“想要”不是心血来潮,实现它比做出决定难得多。

 

我拼命点头,做决定的自由感只能用来自我麻痹,真正的“想要”才能产生改变。那么“想要”是什么呢?

 

“想要”是一种持久、完整的存在,它“不是简单的意图”,“须体现在行动中,以开始行动的方式长存于时间之中。”

 

读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一个再朴实不过的道理——生活和网上下单根本不一样,消费似乎把“想要”变得轻而易举又快速满足:想好要啥、点击付款、等它送到。

 

但生活不只是由消费构建起来的,那种转瞬即逝的满足感无法让我们达成“真正的想要”,更无法创造自己的生活。

 

没错,如果我真的想要辞职并能继续独立生活下去,我需要停止在不断做决定中自我麻痹,把它视作一个长期的目标,一步一步地走过去。

 

 

02

“行动”

 

很快,我开始重读《想要》。想轻松地从旧的工作生活惯性中跳出来是不可能的,在第一遍阅读后,明确了自己的辞职信念,我像携带护身符一样,把《想要》带在身上。

 

在第二遍阅读时,我看到了这句话:“只有迈出第一步时,‘想要’才算开始。”

 

行动,行动,行动!在脑海中不断思考“想要”之事的意义是没有用的,“想要”也没有开始!

 

毕奇在书中指出:“想要”不是行动的计划,而是行动的开始。

 

 

 

 

想要辞职,很容易就会花很多精力在衡量利弊上,这当然必要,但它并不算“行动”。每天刷刷外界的工作机会算是行动,用心修改自己的简历,包装工作案例,更是重要的行动。

 

现在想来,多亏我经朋友指点,将修改简历作为开始实现“想要”的第一步。它如此的具体又美妙,你一遍又一遍地提炼自己过往的经历,挖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后把它变得简单、直接、明确,又有一定的故事性,再把它设计在一页ppt上,不断调整细节。想一想,沉浸在一份止步不前的工作中的自己,有多久没有如此用心地去自我表达了呢? 

 

虽说如此,修改简历并不容易。经常一整天不想打开,不敢面对,但偶尔又会在半夜失眠时爬起来改一改,好像在给自己做救生圈一样。而我,每到想放弃的时候,总会想起毕奇在《想要》里举的一个做蛋糕的例子。

 

“我特别想做好这个蛋糕……”,但最后失败了。事实上,做蛋糕前,我既没有看楼上抽屉里放着的菜谱,也没有给原料称重,做蛋糕时还一边打着电话,一边看两眼最爱的电视剧。结果做出来的蛋糕既难看又难吃。

 

他提出一个问题:这样做蛋糕的自己,又怎能说自己真的想要做好这个蛋糕呢?

 

如果行动违背了初衷,那就诚实一点,承认自己并不“想要”吧!

 

“想要”意味着诚实、真实。这种诚实不仅存在于自己的意念之中,更是通过行动来验证。

 

 

 

 

我必须一点点行动,来支撑自己的想要!

 

 

03

“决心”

 

准备辞职的过程是漫长的,其中必然会有动摇——裸辞在北京会不会无法生活?离开现有的平台是否有更好的机会?要不要离开目前的行业?在这里真的没有其他可能了吗?

 

每次衡量当然都有必要,但我在第三遍读《想要》时明白:“没有结果的想要,就不是真正的想要。”

 

若要达成目标,在漫长的实现过程里,必须有矢志不渝,“这时,就需要决心来确保长期的投入。”

 

哪怕我已经改好了简历、看了工作机会,我也可以因为各种利弊衡量,放弃辞职的念头。这可能看起来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但那些无法改变的令自己一次次产生辞职念头的问题,并不能改变。

 

“决心是一种能力,拥有决心的人可以持续坚定地‘想要’。”

 

半途而废再简单不过啦,不是吗?

 

毕奇在书中用在森林里行走举例:若在森林里迷路,随便选择哪个方向一直走,总能走出森林,但要是每十分钟换一次方向,那么可能因为缺乏坚持而一再半途而废。

 

“决心就是在我们摇摆不定时还能掌握人生主导权的能力,失去决心,便会偏离轨道。”

 

 

 

 

 

在准备辞职的过程中,承受的各种压力都会让我感受到痛苦,渐渐忘记当初出于怎样的心情产生了“想要”辞职的愿望。而坚定“决心”,不让自己的“想要”被轻易推翻,让我最终能够开启新生活。

 

在我摇摆不定的时候,曾问过一位极有行动力的朋友,为什么她能做成那么多事情。她的回答和毕奇的《想要》如出一辙,她将自己的“想要”比作驾船出海的愿望:

 

“因为心里一直真正地、迫切地、激动的想驾船出海,所以才不会在造船过程中因为手磨破了,肌肉酸痛放弃,不会因为学习天文知识抽象又枯燥而放弃。”

 

决心来自对目标的坚定,我不想轻易放弃,或者说,我绝不可以放弃。

 

 

04

“自我”

 

终于,我裸辞了。比想象中顺利,之后也开启了新阶段,得到更好的反馈,生活发生了好的变化。

 

长久以来,我终于达成了一次完整的、发自内心的、需要长期投入的想要,而不再只是在消费和自我麻痹中享受转瞬即逝的满足感。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似乎更明白了自己。

 

在《想要》这本小册子的尾声,毕奇指出:

 

每个人的真实自我是由真正想要的东西构建的,由此而生的是一场持续不断的自我构筑工程。

 

第一遍读的时候,我并不能够读懂这句话的含义。但当我一步步达成那完整的、以结果为验证的“想要”时,为明白了毕奇的话——“意愿会促使我们通过提高自己的知识、意识和技能,进而提升‘想要’的能力,同时更好地塑造自己。”

 

 

 

 

 

 

我想,这本书在当下这个强调消费与及时满足的时代,对它的读者会有小小的启发,因为它带着阅读它的人,跨过了成瘾般的碎片娱乐与虚无。

 

法国哲学家巴迪欧也在《何为真正生活》指出,当人们不再将生活看作具有统一意义的整体,而是将生活碎片化、瞬间化时,“拥有足够多的好的瞬间且只拥有好的瞬间,成为了生活的希望”。而这,就指向了虚无的生命体验。

 

假如我14岁读过《想要》这本哲学小册子,是否会有更多行动、更多决心,走到了更远的地方呢?

 

本文作者:秋林卡迪那

在秋天的大森林里做俄罗斯红肠

文中图片均选自《想要》

 

本文转自于  读库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才汇云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