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3000亿,宣布破产! 昔日民族品牌,为何总沦为反面教材?

欠债3000亿,宣布破产!

昔日民族品牌,为何总沦为反面教材?



上个月,方正集团悄无声息地成立了。

 

很多年轻人可能会有疑问,方正集团是谁?

 

微软雅黑用过吧?方正集团旗下的。

 

在它破产重组前,有公司拿它的微软雅黑字体商用,结果被方正起诉,差点把公司赔破产。

 

 

因为字体侵权到处告人,方正集团被戏称为字体界的“视觉中国”。

 

但这个听着挺不着调的企业,曾经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科技巨头。

 

它最牛逼的发明,让央视怒捧:只要中国人读书、看报就得感谢他

 

它辉煌时,是全球第七大的 PC 供应商,国内PC市场的第二名,第一是联想。

 


2018年,它更是达到人生巅峰,年入1333 亿元,旗下6家上市公司。

 

但就是这么牛的民族企业,说倒就倒。

 

去年,因为负债3000亿,方正集团宣布破产重组,这才有了今天无人问津的新方正集团。

 

方正的倒下,是得了大公司最容易得的病。

 


日本也没做到的事,

方正用三年就搞定了

 

1986 年,北京大学投资了 40 万元,注册成立了一家 “ 北京大学理科新技术公司 ” ,它就是方正集团的前身。

 

现在没人搭理的新方正集团,当年被誉为“中国之光”,妥妥的民族希望。

 

而这主要得益于它的技术奠基人——王选


 

 

他解决了一个让全中国受益至今的难题:让中文进入信息化的世界。

 

这件现在大家习以为常的事,在当时却是个世界性难题。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用的还是北宋时代就开始使用的铅字排版印刷。

 

为了完成印刷,我国每年最少要耗费铅合金20万吨,用来铸字;铜模200万副,用来排版。负责浇铸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承受高温恶劣的工作环境,还有可能铅中毒。

 


 

可就算这样,一本图书从发稿到出版,也得一年左右的时间

 

而当时的西方国家,已经有了电子照排系统,利用计算机来控制拍照和排版,极高的效率让中西方在印刷能力方面产生巨大的沟壑。

 

如果无法将汉字融入计算机,中国在今后继续落后于人的局面不可避免。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王选多方研究和查阅资料,买不起书时甚至在图书馆把相关内容抄回来。最终提出了绕过二三代,直接做第四代激光照排机的设想。

 


而当时日本连第三代照排机都没搞定。此话一提,只是北大小助教的他受到人们的嘲讽:你做第四代,我还想做第八代呢

 

研究本身的苦,再加上外界的讥讽和不解,王选感慨:“真是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的难关。”

 

 

不负众望的是,第四代照排技术还是被他成功发明出来,不仅打破了国外对相关技术的垄断,更是让信息世界第一次出现了中文。

 

这种划时代意义的发明,让央视怒赞: “ 只要你读过书、看过报,你就要感谢他,就像你每天用到电灯要感谢爱迪生一样 ” 。

 


 

靠着这项超前的技术,短短的三年时间,北京大学理科新技术公司(方正集团前身)的订单突破一亿美元。


紧接着,王选又对照排技术进行改良升级。升级过后,方正集团不仅垄断了国内的报业市场。就连国外,他们也斩获了华文报业市场80%的份额。

 

意气风发的方正集团,1995年在香港主板上市方正(香港)有限公司。

 

按理说,靠着着充足的技术团队,又有北大的科研和人才支持,被寄与“中国之光”厚望的方正,本该在技术创新奋发向上,有个当微软、谷歌的梦想。

 

但不曾想,发展势头正劲的方正,竟然直接”转行“了。

 


一个科技公司,

竟然没有一项核心技术?

 

1998年后,方正看重电脑行业市场,准备大展拳脚。

 

与当时PC市场的老大联想不同,方正有着充足的技术团队,又有北大的科研和人才支持,实力不容小觑。

 

仅仅四年时间,方正电脑就跻身亚太十强,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当时很多国人用的第一台电脑,就是方正电脑。

 

 

当电脑销量干到了全国第二的位置后,时任正方副董的魏新意气奋发的放话:要在三年之内赶超联想  。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这三年,他却做了一系列谜之操作。

 



2002年,魏新宣布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策:实施多元化战略。

 

而走多元化的原因竟然是:方正电脑没有核心技术。

 

“我们的电脑销售收入比较大,一年有几十亿元,但那是高新技术企业吗?” “我从来不认为电脑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因为核心技术都不掌握在我们手里。”

 

他似乎忽略了,让方正起家的激光排照技术是怎么来的,也忽略了自己身后倚靠的,是全国最顶尖的北大人才和技术。


 

而让他做出这一决策的真正的原因是:这是一条最轻松的路。


激光排照市场已经逐渐饱和,老本眼看不够吃,科研创新之路漫长又艰苦,不如扩张这条捷径最方便、最来钱。

 

也在这一年,方正集团开始了疯狂的买买买。先后出资入主浙江证券、参股成都商业银行、并购苏州钢铁集团及增资西南合成总厂。

 

2003年,靠着短期内的疯狂扩张,方正集团的营收首次超过200亿元,和联想只差了40亿元。

 

面对自己的成就,魏新不无得意:“杨元庆的日子比我难过,为什么?我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但这条看似轻松的道路,并没有让方正走多远。

 

2010年,因为不赚反亏,方正被迫把自己的PC业务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贱卖”给了宏碁,而当时的联想总营收却高达166亿美元。

 

                                                                          图注:宏碁董事长王振堂


而让方正电脑走到这一步的,恰是魏新自己的自证预言。

 

因为不看好pc业务,认为自己没有核心技术。作为绝大部分营收和利润来源的PC业务,就被魏新扔到了角落。

 

原先单独的电脑公司运作,被分散到不同的业务群组,原本是公司形象的代表,结果转眼成了公司诸多业务中的一个不起眼的产品。

 

王选时代开创的一个纯粹的IT产业集团,在他手里,几乎转型成了一家金融公司

 

与方正沉溺多元化相反,竞争对手联想选择的路线是专注主营业务(重点PC)。


道路的不同选择,带来戏剧性的结果。这种讽刺性的对比,却并没有让方正吸取到什么教训。

 

主业丢掉后,它更是加快了膨胀速度,逐渐变成了一个涉足信息技术、金融、房地产、医药的庞然大物。

 

同时也是一个外强中干,没有核心竞争力,随时准备坍塌的庞然大物。

 



曾经的民族之光,

为何总沦为反面教材?

 

方正集团走到这一步,贪,是最大的问题

 

因为贪,公司野心极度膨胀,饥不择食的到处兼并,让它背上了巨额债务。

 

方正集团手伸向了各行各业中,从证券、钢铁、制药到地产、金融、教育,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这些公司大多要么都在经营上遇到了困难,要么身背债务,只会砸钱收购的方正,对别人的经营模式、技术瓶颈等问题束手无策,到头来不仅赚不到钱,反而进一步拖累自己。

 

仅还算优质资产的北大医疗一项,就让方正负债上百亿。

 

                                                图注:北大方正与北京大学合资创办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这样大量无效收购,让表面看着光鲜亮丽的方正一路惨亏。


到2020年,方正集团一年净亏30亿,总负债超3000亿。

 

同样因为贪,方正内部人员的权力之争堪比一场宫斗戏,让人早早就怀疑方正是不是要倒。

 

为了稳固自身在公司的权力,魏新拉拢李友做了公司董事长;为了控制方正集团,李友又任人唯亲,通过内幕交易控制股权,最终还把自己送进入狱;李友入狱后,他的亲友又上演了一出抢公章的戏码。

 



事情闹到方正集团多位高管被调查,人心惶惶。

 

为了稳定军心,方正集团领导不得不出来喊话:“王方正遇到困难是暂时的,方正没倒,也不能倒,也不会倒,也不允许倒。”

 

可以说伴随方正集团这艘大船浮沉的,只是一路的鸡鸣狗跳。

 

可原本的方正本不该是这样,它一出生就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拥有着仅次于 “ 两弹一星 ” 的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背靠着国内顶尖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处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风口。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应该比同期还在卖交换机的华为,更有机会、也更能成长为当今的中国科技巨头,而不是一个把自己玩破产的金融公司。

 


可最初的一个贪字,让它放弃了自己根本性的技术优势,沉迷于快速兼并带来的虚假的膨胀感,也就造就了后来的结局。

 

对方正今天这样的局面,王选院士想必做梦都想不到。

 

他给方正留下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留下了做高科技要“顶天立地”的发展理念。

 

在他去世前,他还对方正寄予厚望:“我对方正和计算机研究所的未来充满信心,年轻一代务必“超越王选,走向世界。”

 


但谁曾想到,靠着自己发家,因为自己享誉”中国之光“的公司,既没有学会自己的”顶天“,更不会有什么”立地“,却只懂得了如何在资本市场的扩张中赚快钱。

 

而沉迷赚快钱,又最终要了它的命。


本文转自于  起点财经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才汇云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