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养老保险迎首家外资股东 德国安联参股2%

国民养老保险迎首家外资股东 德国安联参股2%

 

德国安联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集团之一;德国在推进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和协调发展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外资机构安联投资入股国民养老保险公司(下称“国民养老”)日前正式获批。

  财新获悉,12月9日,金融监管总局正式批复同意国民养老变更注册资本,新增安联投资有限公司(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GmbH,简称“安联投资”)为公司股东。

  安联投资以约2.84亿人民币(约3900万美元)完成认购国民养老发行的约2.28亿股新股,对应该公司2%的股权;国民养老的注册资本将由初始注册资本111.5亿元增加至约113.78亿元人民币。

  此次入股的安联投资公司是德国安联集团旗下负责环球资产管理业务的多元化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业务遍布全球21个地区。其母公司德国安联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集团之一,拥有130多年的历史。而国民养老的诞生与国家决心大力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紧密关联,因此其股东也包括了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北京市政府和国资委旗下的国新资本等,安联投资是该公司的首个外资股东。

  安联投资行政总裁Tobias Pross表示:“中国的市场孕育着巨大的机会,本次投资是我们为把握这一机会而制定的长期发展计划中的最新重要里程碑。中国的养老金融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凭借我们丰富的国际市场经验,以及在风险管理、产品开发和资产配置等领域的深度专业知识,我们相信可以与国民养老一起合力提供最适合中国居民退休需求的创新解决方案。”

  国民养老总经理黄涛表示,与安联的深度合作将为公司带来国际视野和专业经验,公司将充分研究借鉴其在资产负债管理、养老金产品设计、资产配置、普惠性养老保障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为广大百姓提供更加普惠性、多元化、便捷化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丰富第三支柱市场供给,更好地满足普通百姓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安联投资的增资入股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公司治理机制提升,持续改进经营管理水平,夯实稳健发展的基础。

  中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于2018年推出试点计划。毕马威此前在2023年6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国养老金改革》中预测,2030年第三支柱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在实施相关改革措施的推动下,市场规模或会达到7万亿元人民币。

  据国民养老方面介绍,在推进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和协调发展方面,德国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世界上第一套相对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起源于德国,即所谓的“俾斯麦型社会保障模式”,而后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效仿,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开来。

  迄今为止,德国的社会保险体系仍是世界上最完善的福利制度之一:德国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制度承担了重要的作用,包括了公务员养老金、法定养老保险和其他专业计划养老金,覆盖了全德约90%的就业人口,是退休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参与人数占比在劳动年龄人口的53.9%左右(2019年数据),达到了较高的覆盖水平;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包括里斯特养老金(Riester-Rente)和吕鲁普养老金(Rürup-Rente),在覆盖人数和资产规模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里斯特养老金系国际上首个推出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相结合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有效缓解了老龄化对德国现收现付制社保养老金的冲击,已运行20余年,至今仍保持良好的参与率。

  除了国民养老外,安联集团在华还开展了一系列包括保险在内的业务,这也得益于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外资保险公司加大在华投资的政策。

  截至目前,安联集团在华的寿险业务由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运营,于1999年与中信信托合资成立;财险业务由京东安联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运营,于2018年7月与电商平台京东合资成立。安联集团此前还曾经与中国太保合作建立一家名为太保安联的健康险公司,但安联集团已于2020年末正式退出,该公司也更名为太保健康。

  2018年,原银保监会宣布15条银行业保险业开放措施,安联集团则在同年获批筹建中国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安联中国”);2020年1月,安联中国开业,彼时的安联中国董事长塞尔吉奥·巴比诺特(Sergio Balbinot)曾表示希望开拓在华尚未开展的全新业务,例如养老金等。

  2021年7月,安联保险资管获开业批复,成为中国首家获批成立的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2023年8月,安联在华独资公募获批,从接收申请材料到公司获批用时不到5个月,是所有外商独资公募基金设立审批流程中最快的一家。

 

本文转自于  财新网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才汇云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