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言人称,欧委会无视中国业界的诚意和努力,在未进行深入沟通的情况下,提出拟拒绝中国业界提出的灵活解决方案建议,中方对此深感失望
欧盟委员会(下称“欧委会”)拒绝了多家中国车企提出的出口价格限制承诺协议,但欧委会对谈判解决方案仍持开放态度。当地时间9月12日,欧委会贸易发言人Olof Gill披露上述信息。
中国企业和欧委会达成类似协议有先例可循。2013年8月,中国和欧委会曾针对光伏反倾销调查达成价格承诺协议,限制中国企业光伏组件出口欧洲的数量和价格。
Olof Gill称,欧委会审核重点是中国车企的提议是否能够消除补贴影响,提议是否能够有效监管和执行。欧委会认为,中国车企的提议都达不到要求。Olof Gill没有透露中国车企的提议内容。
美国政治新闻媒体《政客》欧洲版(Politico Europe)此前报道称,欧委会收到来自中国企业和行业机构的五份出口价格和数量限制承诺,中国企业希望以此避免欧委会可能征收的高额关税。这五份出口限制承诺分别来自上汽集团、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其中吉利汽车提交了两份。
欧委会拒绝中国企业出口承诺协议,可能会为中欧进一步磋商增添压力。9月12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近日将访问欧洲,并于9月19日和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会谈,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磋商。
Olof Gill称,欧委会无权规定解决方案是什么,中国应该找到办法解决欧委会反补贴调查中发现问题,避免损害欧盟汽车业。
9月13日晚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称,欧委会无视中国业界的诚意和努力,在未进行深入沟通的情况下,提出拟拒绝中国业界提出的灵活解决方案建议,中方对此深感失望。
发言人还称,8月24日,中国业界在调查程序时限内提出价格承诺解决方案,充分考虑了欧方诉求,展现了最大限度的灵活性。中国业界认为,其价格承诺提议完全具有合规性和可执行性,所有技术问题均可通过磋商共同解决。欧委会在未经详细评估的情况下拒绝相关方案,既打击了中国业界继续合作的信心,也不符合欧盟成员国的期待,更不符合其希望通过对话解决本案的公开表态。
发言人强调,中方既有通过对话磋商妥善解决分歧的最大诚意,也有维护中国企业正当权益的最大决心。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2023年10月,欧委会正式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2024年7月4日,欧委会发布调查初裁结果,决定从7月5日起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为期四个月的临时反补贴关税。8月20日,欧委会预披露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欧盟27个成员国将在10月底前对该结果进行投票表决。欧委会加征关税措施一旦获表决通过,加征期限将达五年。
从初裁预披露至终裁预披露期间,欧委会拟加征关税税率持续小幅调整。据终裁预披露信息,上汽集团( 600104.SH )、吉利汽车和比亚迪( 002594.SZ )三家接受欧委会抽样的企业面临的加征税率分别为36.3%、19.3%和17%。
特斯拉(NASDAQ:TSLA)中国向欧委会申请了单独审查,欧委会裁定其加征税率为9%。部分中国出口商和欧盟车企在华的合资企业也有可能会被加征较低关税税率。其他未被抽样但配合调查的企业,面临加征税率从20.8%增至21.3%,未配合调查企业面临的加征税率与上汽集团相同,为36.3%。
近日,彭博等媒体报道称,欧委会在收到车企提供的最新资料后,计划再次小幅下调拟加征反补贴关税税率。其中,欧委会对特斯拉的拟加征关税率将从9%降至7.8%;对比亚迪的加征税率维持17%不变;对吉利汽车的新加征税率将从之前的19.3%降至18.8%;对上汽集团和其他未配合欧盟调查的公司加征税率由36.3%降至35.3%;对其他配合调查公司的加征税率为20.7%。
欧委会启动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后,中欧经贸关系持续动荡,欧盟内部立场也趋于分化。近日,西班牙首相在访华期间称,西班牙正在重新考虑在欧盟加征关税行动中的立场。
7月,欧委会曾就向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事项进行征询性投票,西班牙当时投了赞成票。其他赞成加税的国家还有比利时、保加利亚、丹麦、法国、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荷兰、波兰。捷克和希腊没有参与投票,按照欧委会规则被视作赞成票。另有11个国家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分别是奥地利、克罗地亚、爱沙尼亚、芬兰、德国、爱尔兰、卢森堡、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和瑞典。明确反对加税的国家有塞浦路斯、匈牙利、马耳他和斯洛伐克。
10月底欧委会将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事项进行正式投票,届时中国企业只有获得合格多数支持,才能阻止欧委会加征关税。合格多数是指15个成员国投票反对,并且这些成员国人口需占欧盟总人口的65%以上。
不愿具名的中国研究机构人士认为,达成上述条件难度较大,欧委会虽然数次小幅修订拟加征关税税率,但加征关税本身决心没有变化。
9月9日,欧洲央行原行长、意大利原总理德拉吉统筹撰写的《欧盟竞争力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是受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委托完成的。这份报告备受关注,一些欧盟官员评价称,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到欧盟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
《欧盟竞争力报告》汽车行业章节重点分析了电动智能化转型对欧盟汽车行业的挑战,中国则被视作威胁。报告称,欧盟汽车生产成本比中国高约30%。中国车企在电动汽车性能、软件、用户体验以及产品开发周期等几乎所有领域都领先于欧洲车企。
《欧盟竞争力报告》认为,中国通过全产业链持续投资,构筑起最大规模的国内电动汽车市场,形成良性循环和规模优势,成功解决了电动汽车成本问题。在欧美市场,电动汽车过于昂贵。欧洲市场上同级别的电动汽车比燃油车贵92%,美国同级别电动汽车比燃油车贵146%。而国同级别电动汽车比燃油车便宜8%。
成本优势帮助中国电动汽车涌入欧洲。中国产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欧洲发市场份额已从2015年的5%上升到2023年的近15%。
《欧盟竞争力报告》认为,如果欧盟不能迅速适应这种新的竞争环境,汽车行业可能会以更快的速度失去优势。一些行业专家称,在未来五年内,可能有超过10%的欧盟本土车企会被取代。
这份报告建议,欧盟短期内应采取措施避免车企将生产基地移出欧洲,防止享受补贴的竞争对手迅速接管欧盟工厂和企业。中期来看,欧盟应当在下一代汽车领域重新确立竞争优势,提供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对海外市场有吸引力的汽车。报告还建议欧盟政策保持协调连贯,为欧盟汽车行业建造有竞争力的生态系统。
本文转自于 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