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高校建筑专业:武大辟谣该专业仅剩四人背后|教育观察

拯救高校建筑专业:武大辟谣该专业仅剩四人背后|教育观察

 

中国建筑专业“不景气”是生态性的,但也存在内源性问题,进行中的转型能否拯救这一专业?

      近日,一则关于武汉大学建筑专业的消息引起关注。该消息称,武汉大学建筑学专业在放开转专业申请后,大一学生仅剩下四人,且其中还有一人是转专业未成功,出现了老师人数多于学生的尴尬局面。

  但据官方回复,网传消息不实。武汉大学2023级建筑大类本科生实际招收65人,2024年2月,经过转专业,建筑学大类学生48人,其中28人进入“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试验班”,20个未进入试验班的“建筑大类”学生将于大二学期结束前后(2024年12月前后)进行专业分流至“建筑学”专业或“城乡规划”专业。上述数据尚未纳入中英班学生数量,所谓中英班即武汉大学和英国邓迪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此外,武汉大学实行大类招生,大一下学期开学后进行转专业工作,大二上学期结束前后才进行专业分流。武汉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吴丹此前向媒体透露,2024年本科生转专业成功率为65%;且同一招生或培养大类中的若干个不同专业,前面3个学期学习的课程是一样的,后面才涉及到专业分流。因此也并无谣传的2023级学生“放开转专业”新政说法。

  武汉大学22级建筑学中英班的肖婕(化名)对财新介绍,2023级建筑大类学生中,有17人在大一下学期转专业,这个数目属于过去两年的平均水平。中英班不能转专业,但她也打算转行。肖婕表示,自己之前对建筑专业并不了解,入学后才发现建筑专业需要“熬夜通宵做项目”,加之近年行业下行,对未来的就业也很担心。

  不过全国范围内,高校建筑专业遇冷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今年以来,全国多地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更名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从“城乡建设”到“城市更新”,几字之变,意味着中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向存量提质改造、增量结构调整的时代转型。而随着建筑行业的服务对象和项目的急剧减少,压力和寒意也传递到了高校的建筑专业。

  由此造成的中国建筑专业“不景气”,是生态性的。在生源上,从2020年到2024年,除清华大学在部分省份的招生外,几乎全部建筑“老八校”的建筑类专业本科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逐年下降。以东南大学在河南省的建筑类专业本科录取为例,分数线从2020年的676分,到2021年的657分,降到2023年的637分。另如同济大学在四川省工科试验班(建筑规划景观与设计类)的理工科录取分数线,从2021年的675分,降到了2023年的668分,对应录取位次从803名下降到1610名。

  同理,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家庭和学生加速“用脚投票”,曾经高考状元云集的土木类专业也出现了专业投档线大幅下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在河北省的录取位次,从2020年的25672名暴跌到2024年的43129名。

  在就业市场的需求上,麦可思发布的《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从2019届到2023届,毕业后从事建筑工程的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越来越低。且五年来,这一比例的降幅在46个职业类别里居首。

  但建筑专业自身也存在内源性问题,学界对中国建筑类专业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上早已批评不断。长久以来,建筑学本科定位在专业教育,偏重专业技能训练,且始终保留着师徒传授、匠人手工、人文艺术修养等浓厚的中古时代色彩。有学者认为,本科毕业生普遍缺乏厚基础的工程知识结构和综合思考分析能力,科学素养严重不足,进而导致硕士、博士学术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出现基础性缺陷。

“偏科”的建筑教育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朱文龙,曾在论文中将中国建筑专业教育总结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中国建筑学专业继承了西方“建筑是艺术”的概念,核心知识体系围绕着建筑设计而构成。但在建筑教育“移植”过程中,第一代建筑教育家们抛弃了西学中的“形而上”的讨论,舍去了关于哲学和美学的讨论和建筑批评等教学内容,转向社会普遍接受的“形而下”的建造技术问题。朱文龙认为,这种“只知其然、而不易知其所以然”的教育设计很不利于学生理性地掌握知识。

  按照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规定,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类课程应该占比30%。但据北京建筑大学的一项调研,在北京几所高校建筑系中,这个比例实际要高出近十个百分点,接近40%。学界一些批评意见认为,过于偏重设计类课程,而缺乏美学哲学、经济管理等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对于建筑师培养亦属“偏科”。

  中国营造建筑的历史有4000余年,但是现代建筑学专业源自西方,1927年才由原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创办了第一个建筑系,以职业建筑师培养为宗旨。20世纪50年代末,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革命推动下,中国建筑系的师生一度走向社会,与设计院密切合作,毕业设计也“真刀真枪”。

  然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技术科学教研室副主任何文芳在研究中提到,过去几十年,中国在短期内引导大量新办建筑院校,虽有效提升专业办学水平,但也留下了人才基数大、技能单一的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放缓,大规模快速建设基本见顶,传统市场饱和、行业竞争激烈、就业难度加大。

  时任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鲍家声曾发表论文指出,建筑学是工科中的文科,文科中的工科,发展建筑学科需要走向多学科交叉,并施行开放式教育。

如何转型

  面对这些问题,高校并非没有动作。以武汉大学为例,肖杰就读的中英班属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该专业是全国建筑学专业本科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前四年在武汉大学学习,三分之一课程和学时为全英文授课,最后一年在英国邓迪大学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其专业设置与学院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基于中英建筑师执业要求,增加了实践课程,也有具有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资格的优秀职业建筑师担任。

  而从建筑职业资格认证出发,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中国建筑类专业改革的方向之一。2021年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颁布《北京市建筑师负责制试点指导意见》,标志着北京市正式在行政辖区内的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中实施建筑师负责制。

  除了中英班,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也开设了人工智能试验班、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试验班、数智建筑试验班等交叉学科专业。根据其学院招生简章介绍,城乡规划专业智慧人居本硕试验班的课程设置上,除了建筑学基础课程,还设置了人工智能课程和前沿交叉课程,例如离散数学和计算机视觉,以及健康人居和碳中和课程。

  传统工科加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多所院校工科转型的出路之一。朱文龙在前述论文中将此总结,大数据、低碳、软件辅助设计是当今行业三大时代特征,建筑学教育应该掌握好这三个规律,实现建筑“器”的功能。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但是随着诸多高校开展“智能+专业”模式,人工智能究竟能否拯救陷入颓势的传统工科,仍然未知。

  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多所高校建筑专业的学制有所调整。大连理工大学的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的学制由五年修改为四年,东南大学的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专业的学制同样由五年改为四年。而在此之前,中国施行本科(五年)、硕士(两至三年)两个层次的建筑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均为职业建筑师,大部分专硕毕业生重复获得两次专业学位且学习年限过长。

  2020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年联合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和沈阳建筑大学,组建了“新时代建筑人才结构发展战略研究”项组,启动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学人才发展研究。

大势所趋

  事实上,建筑专业的问题,也是世界范围内共同面对的。一位正在英国某建筑类专业强校就读的建筑学博士对财新介绍,他之前本科和硕士在国内学习景观设计,也在地方园林局参与了项目设计。相较之下,英国学校更加侧重对于就业技能的训练,每周都要参加一两次的实习活动;而中国行业高度饱和,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偏向于翻新而不是新建。

  根据法国建筑业联合会(FFB)公布的数据,随着新开工项目锐减和节能改造行业放缓,法国2024年一季度削减25000个工作岗位,而且今年仍会延续这一趋势。法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期间,开工项目为280100个,同比下降21.5%。

  英国建筑院校必须通过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的教育评估。RIBA认证是建筑领域内权威的资格认证之一,也会组织相关入会考试。一个学生要获得建筑师资格,需经过三个阶段的职业教育和考核,历时约七年。第一阶段为三年本科建筑学学习及12个月实习;第二阶段为两年硕士学习及约两年工作经验;第三阶段为进修学习及专业考试。研究生阶段可选修两年制课程,同时为建筑师资格认证做好准备。

  据前述博士介绍,建筑专业的工作需要若干年的高等教育加上工作经验,投入和薪资的增长比例极其不合理。以英国曼城地区为例,如果想做中小学教师,一个非英国人只需要通过教资培训考试,加上一年的实习,就可以获得3.2万英镑左右的薪资。而在建筑行业,一个具备第二阶段资格的建筑设计师需要五年的英国高等教育加上一年的工作经验,年薪才能达到2.5—3万英镑。

  国际建协(UIA)在《建筑教育宪章》中要求职业建筑师应具备不少于五年的大学教育背景。但肖婕入学后感到,对建筑的兴趣不及预期,且工作后免不了熬大夜通大宵,工资还没多少。“本科已经浪费五年了,还要研究生三年起步,真不行了。”

  肖婕目前的主要目标是找机会“跑路”。她坦言道,如今看来,建筑专业五年制对自己而言唯一的好处,就是“考研准备时间充分点”。

 

本文转自于  财新网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才汇云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