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3亿吨二氧化碳降到零,需要多久能实现
编者按:
这是观察松下中国事业的第二篇。上一篇讲述了松下中国的业务如何从2019年开始调整身姿,跟上中国市场节奏,加速进化的故事。过去4年里,松下在中国变得更年轻了,也正在逐渐改变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固有的印象。
生存和增长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但在此之上,企业在一个市场的经营还有更高层面的责任,而在当下,节能、环保、可持续是最受瞩目,各个公司投入最多精力的社会责任。面对庞大而宏伟的“双碳”目标,如何把它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动作,如何有规划地推动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是在生存之上更高的要求,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成熟度。
巧合的是,几乎和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同步,松下也在全球层面提出了自己宏大的环境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如何落地、如何在践行环保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是这家百年企业未来最大的挑战之一。
3亿吨二氧化碳是什么概念?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自从中国提出这两项宏愿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各个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使命。这其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重中之重。目前,全球一年大约排放330亿吨二氧化碳,3亿吨就是全球碳排放的约1%。它相当于2亿辆汽车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220亿棵树花一年时间来吸收。
而这个庞大到难以想象的数字,就是松下集团的目标。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松下在2022年发布了长期环境愿景Panasonic GREEN IMPACT,目标是在2050年实现全集团事业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质为零,2050年实现约3亿吨的减排贡献,并以2024年为阶段性时间节点,制定了2024年的环境行动计划“GREEN IMPACT PLAN 2024(GIP2024)”。
这听上去有些反直觉。公众日常关注的节能减排话题,可能集中于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直接相关的革新改造,比如发电、钢铁、汽车等,松下作为一个此前在消费者心目中以家电闻名的品牌,似乎不在其列。
但实际上,这家拥有105年历史的公司业务涉猎广泛、产品生命周期长,并且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说,节能减排的使命从来不是靠一两个大工程完成的,而是通过渗透在各个产品和服务中的细节,一点一滴累积实现的。
在2023年11月开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松下也把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方案作为展台的重点。其在城市、个人生活、商业等场景的产品和布局,能够让人意识到,可持续看上去离普通人很远,但其实很近。
城市:扩展清洁能源的使用场景
减少对矿石能源的依赖是节能减排事业的主旋律之一,它的核心是扩大各类清洁能源的占比。2022年,中国发布了一份长达15年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氢能被确定为整个能源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到了2025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制氢量将达到10万至20万吨/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的预测是,“氢能未来可能成为10万亿元的产业”。
就像任何新能源一样,氢能的普及也面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挑战。储存和运输设施是扩大规模的主要瓶颈,但在没有足够应用市场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又难以铺开。而松下正在尝试寻找突破口,它的办法是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拓宽氢能源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在城市场景中。
目前,中国比较明确的氢能使用场景是货运和工业,而实际上,只要有合适的产品,氢能源还有更多可能性。
日本神奈川县的藤泽可持续智慧小镇是松下在城市和住宅领域技术的完整样板,这里可以容纳1000户家庭,他们的日常能源供给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一种全新的“家电”——松下的家用燃料电池ENE-Farm。它的体积和一个冰箱接近,和太阳能电池结合在一起,足够提供一个家庭所需的电能,甚至可以向公共电网反向输电。与以往使用市电相比,能减低46%的二氧化碳排放。
图:松下家用燃料电池ENE-Farm
截至2023年,松下日本生产的家用燃料电池已经累计生产了24万台,占到日本市场保有量的50%。在日本,松下采用与东京燃气公司合作的方式,东京燃气公司向住户推广并且提供制氢所需要的天然气,松下按需生产家用燃料电池。日本政府的目标是2030年安装到300万台。这是一个很大的目标,但是未来也会推进清洁能源的应用在日本大面积普及。2022年松下与广东省佛山市展开合作,建设中国首个“氢能进万家”的智慧能源示范社区,提供20台该款设备,用于家庭用电和供暖。在2023年的进博会上松下带来的低碳住宅展示的核心,就是家用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结合。
这种相对灵活、门槛低且成本可控的解决方案,理论上可以大幅拓展氢能源在城市中的应用范围。数个或数十个燃料电池组合,再加上松下的太阳能电池,以及多种能源的管理系统,就可以为一栋写字楼、一个工厂甚至一个街区实现清洁能源转型。
事实上,松下已经在前景广阔的中国市场开始拓展商用5kW纯氢燃料电池,尤其是在更具市场纵深的工业领域。相比于家用燃料电池,它的效率更高,更适合大规模部署,而当它与其他绿色设施组合使用时,就能让工业和商业领域的零碳前景更为清晰。
松下希望在2024年纯氢燃料电池在工厂业应用实现事业化,这一节奏与中国的氢能产业规划同频。
这种将各个角落的节能效果汇聚起来的思路,其实在松下中国首座“零碳工厂”——无锡新能源工厂——已有实践。它将太阳能电池、氢能源、低耗能的照明设备、工序创新等技术,有机结合在一个工厂之中。这套完整的减碳体系,也为松下在中国范围内起到一定的环境示范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松下在中国的首个氢能燃料电池综合能源利用项目就落地于无锡工厂,通过纯氢燃料电池,结合松下制冷技术, 实现冷热电三联。
图:氢能燃料电池综合能源利用项目实时发电量展示
目前,松下在中国有近40座工厂,其中9家已经成为“零碳工厂”,到了2024年年底,这一数字将增长到16家。
从一个小的试点出发,不断探索和扩大应用的范围,这是松下在城市空间普及节能减排技术的通用思路。比如在交通领域,松下也有广泛布局,它的车载电池、汽车动力电池等业务广泛应用在国内的低碳出行行业,在第六届进博会上,松下还特地展示了智能座舱、松下与广汽以及欧姆龙合作的多目的自动驾驶服务车。此外,智能制造技术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松下也涉猎其中,例如松下的智能焊接机器人及管理系统就广泛应用于钢结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作。相比于消费者实际体验的产品,这些藏在城市毛细血管里的改进可能不那么明显,但也是节能减排目标不可或缺的细节。
图:松下智能焊接机器人
生活:80%的碳排放来自销售以后
在可持续事业中,大公司之所以作用举足轻重,是因为其产品与亿万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公司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或许有限,但亿万消费者的使用,再乘以整个产品从使用到维护到废弃处理的整个过程,全生命周期产生的碳排放是惊人的。对于松下这样以家电产品闻名的公司而言,这种放大效应尤其明显。这也是为什么松下在《松下气候行动手册》里对自己的节能减排责任有清晰的计算和认识,它所产生的碳排放,有80%来自销售之后,而这也是企业的责任。
反过来说,只要在产品设计和技术上有小小的改进提升,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节能减排效果。
以松下的家电产品为例,一个首要的思路是,用体验更好、综合成本更优的解决方案,替代已有的产品。比如新风系统,相较于传统的空调,新风系统的热交换模式从原理上就能大幅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革新,舒适的室内空气质量成为一个更整体的概念,除了温度以外,湿度、清洁度也受到重视,在满足新需求的同时,还能降低排放,这是可持续事业中“跳一跳可以摘到的果实”,也是最需要公司踏实贡献的领域。
这次进博会,松下还展示了6恒气候站的使用范例,这一产品已经在雅达·松下社区等项目里应用,它能在带来更舒适室内空间的同时,降低能耗58%。拿最近的事例来说,陕西省的首个被动房项目——高科地产的天谷雅舍项目,1120户全部使用了松下的“6恒气候站”。在电器产品中,松下尤其注意耗电效率的问题,比如在所有的照明器具中尽可能使用LED、在冷藏类产品中尽可能降低用电损耗等。短期来看,此类尝试可能会带来成本的上升,但一来这一差距会在技术迭代中被缩小;二来,算上长期的使用成本,它的节电效果仍然显著。这也是松下整体减碳行动目标的重要一环。
另一个思路则更关注细节,松下考虑的是在已有产品中,尽可能多地使用环保材料、循环资源。松下在这方面有长期积累,2022年,松下旗下的产品共使用了13.5万吨再生树脂,这个数字是10年前的8倍。而这一材料在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主流家电中应用广泛,尽可能循环利用,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也可以大大降低塑料污染。2023年10月,松下在中国就与格林循环达成战略合作,推广PCR塑料在家电领域的应用。类似的理念遍布松下大大小小的产品,一个同样普遍的方法就是轻量化,它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全生命周期的排放——别忘了,储存和运输其实是很多产品碳排放的主要环节。
2023年进博会上,松下还带来了循环经济概念下的新探索,展示了首次亮相中国的纤维生态材料kinari。kinari不使用原始材料,而是利用咖啡渣等植物废弃物为原料进行生产,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具有良好可回收性。
图:2023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松下展台kinari(纤维生态材料)产品
商业:把每个角落的节能减排贡献汇聚在一起
如果说个人生活领域的节能减排往往通过单个产品的改进实现,那么在商业领域,一个包含软硬件的综合解决方案可能更符合实际,但这也更考验提供商对于环保细节的整合能力。
松下和罗森的合作是这一领域的有趣尝试。双方在南京尝试了一个“低碳商铺”的项目,在看似已经固化定型的便利店业态中,挖掘节能减排的可能性。几个简单的案例:整个店铺充分使用真空隔热材料,不仅降低了40%的建造成本,还有效减少了未来空调等设备的耗电量;便利店采用了松下双层风幕冷藏柜、低排放冷媒室外机等产品,大幅降低了耗能。
如果说这些案例还只是用环保技术替代原有技术,更值得玩味的部分在于,双方将店铺的维修保养和长期使用视为重要目标。松下用一整套松下环境云TM平台,管理上述所有设备。这一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店铺的耗能,并且提供调整建议和维保提示,对于讲求精细化运营的便利店而言,这一系统的价值不仅在于环保,还能提升运营竞争力。目前,松下已经为永旺等大型商业设施提供了EMS管理系统。松下还为店铺提供翻新服务,对闭店的旧陈列柜等进行回收、修理,翻新成新品进行再利用——减少开店闭店导致的设备生产和消损产生的二氧化碳,这是所有节能减排中最基础,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无视环境保护的公司,也一定会被世界无视。”在《松下气候行动手册》中这样写道。理念说起来容易,但难的是实行。而松下在不同场景的实践,展示了一个跨国公司如何将一个宏大的社会责任目标分解为可行的细节,并与商业运营结合在一起。
松下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一直追求“物质与精神皆充裕”,这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松下幸之助甚至提出过“分10个节点用250年打造理想社会”的宏愿。而在当今世界,如何正视环境气候的变化,与地球友好相处,是“理想社会”的应有之义。把3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为零,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但对于所有大型公司来说,可持续和节能减排事业的可能性永远会更大。
本文转自于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