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价格“跳水”,是谁把钻石拉下神坛?

钻石价格“跳水”,是谁把钻石拉下神坛?

 

珠宝首饰界,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如火如荼的黄金热:无论是日常悦己、结婚硬通货还是理财投资,从小姑娘到大妈纷纷奔向了黄金。据国家统计局及中国黄金协会数据,金银珠宝成为上半年商品零售类别中增长幅度最快的品类,2023年上半年黄金消费量同比增长16.37%,其中黄金首饰同比增长近15%。

另一边是持续的断崖式钻石冷:钻石消费离当下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据全球毛坯钻石价格指数显示,2023年以来,钻石价格已下跌6.5%,较2022年2月的历史高点更是下跌了18%。国际钻石交易所(IDEX)钻石指数已连续下跌超过15个月。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神话,怎么失灵了?

天然钻石,不灵了?

天然钻石领域,几乎都是坏消息。

国内钻石品牌I Do,红时曾请张雨绮、陈小春及应采儿夫妇代言,在李佳琦直播间曾以不到30秒的速度卖出一颗钻戒,但如今,其创始人李厚霖被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其实早在李厚霖成为“老赖”之前的6月份,I DO的母公司恒信玺利就收到了法院的重整裁定结果,恒信玺利已被法院受理进行重整,如重整失败,公司存在可能被法院宣告破产的可能。

恒信玺利如今处于长期停牌状态,其2022年半年报已凸显了营收利润双减的困境,2022年上半年,恒信玺利实现营业收入6.2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1.99%;实现净利润704.44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8.62%。

另一个如今尚活跃的国内钻石品牌DR,日子也不好过。DR钻戒的母公司迪阿股份最近发布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迪阿股份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40.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较上年同期骤降90.77%,仅有5341万元。

同时,半年内DR钻戒的门店净减少了12家,而2022年,DR钻戒的门店还净增加了227家。

天然钻石“失灵”,并不只是个别品牌出现的现象,纵观国内钻石行业,据《2022中国珠宝行业发展报告》,2022年中国珠宝首饰产业市场中钻石产品市场规模约为820亿元,同比下降18%。

曾经靠“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被刻进营销学教科书的世界头部天然钻石品牌戴比尔斯(DeBeers),也遭受了当头一棒。戴比尔斯最近再次下调“精选可加工钻石”价格,从1400美元/克拉几乎腰斩至850美元/克拉,在过去一年里,这类钻石的价格已经下调超过40%。

天然钻石为何会跌落神坛,这不得不提它为何会走上神坛。

天然钻石成功打入消费者的心智,一方面是来源于其物理上的“稀缺性”,钻石是地壳运动、高温高压下天然形成的宝石,在开采之前往往有20至30亿年的生长过程。而且,戴比尔斯曾一度控制着全球90%左右的钻石产量,因此在稀缺性上也可谓能“一手遮天”。

另一方面,将钻石的稀缺性叠加真爱的稀缺性,让天然钻石成功成为了结婚仪式感中必备的宝石,爱情是否如同钻石般坚硬,要看男人是否会为了爱情而买单钻石。

在双重稀缺性的操弄之下,钻石成了戴比尔斯等公司的财富密码。

天然钻石“失灵”,表层原因自然来自这届消费者更清醒,钻石不一定真的那么“稀缺”,而且即便钻石再坚硬,也与爱情、婚姻的稳固没什么瓜葛,让感情地久天长的金刚钻,从来不是钻石。更重要的是,钻石品牌们数十年如一日几乎只聚焦于“一生只爱一人”的情感营销,审美疲劳、精神过载是在所难免的结果。

当然,天然钻石“失灵”的背后还有更底层的逻辑:天然钻石正在与当下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

当天然钻石还在营销着“婚姻”的时候,殊不知这届年轻人正在与婚姻渐行渐远。根据民政部的数据,2022年全国结婚人数为683.3万对,与2013年最高峰相比近乎“腰斩”。从2013年之后我国结婚率持续下跌,从2013年的9.9‰下降到2022年的4.8‰。

当天然钻石还做着“奢侈品梦”,20分的钻戒费用高达2万元人民币的时候,殊不知这届年轻人在珠宝首饰上也开始寻求理性。“买钻石不如买黄金”的说法持续在坊间流行,毕竟即便黄金不升值,但在保值性上还有所保障,但一般的钻石一旦进入二手市场,价格几乎相当于小数点往前退两位。

消费的疲软是当下无法回避的问题,“钻石作为珠宝中利润空间最大的品类,在经济因素叠加综合因素之下,最终会呈现出价值回归的趋势”,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宝石系副教授冯文婷表示。

不过,黄金或许不是钻石最大的对手。冯文婷认为,天然钻石的本质是一种享乐品,它满足的是人的精神需求,而黄金的本质同时具备投资性质,它满足保值的需求。这背后其实是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而不是黄金完全替代了钻石的功能。

说到“替代”,钻石行业正在发生的变革其实是“培育钻石”的崛起。

培育钻石,也被称为人造钻石或实验室钻石,它与天然钻石在外观、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上完全一致,二者的差异仅存在于生成方式上。天然钻石是火山喷发的产物,由大自然天然形成,而培育钻石则在实验室人工培育而成。

培育钻石不仅制造速度快、成本低,而且业内有2%的概念,即100颗天然钻石里挑出最好的2颗,才能跟培育钻石媲美。

冯文婷指出,培育钻石现阶段的技术先进,在净度和切工上往往能比天然钻石更具优势,同时培育钻石还能以几乎与白钻相同的成本来生产天然钻石中罕见、价高的彩钻。

2万1克拉的培育钻石和2万20分的天然钻石,你会选择哪款呢?

打败钻石的,或许不是黄金,而是钻石自己。

培育钻石,全村的希望?

培育钻石有多火?

一年前,培育钻石屡上微博热搜,全球培育钻石有一半都产自中国。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年培育钻石产量900万克拉,单是河南省商丘市拓城县一个县就生产了将近一半的产量。

从2021年9月到2022年7月,11个月的时间拓城县就诞生了两家上市企业。其中,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申报材料受理到过会仅用71天,创造了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最快上市纪录。

不过,就在人们以为培育钻石这把火会越烧越旺的时候,行业内传来了新消息:培育钻石原石的三大上市巨头中兵红箭、力量钻石和黄河旋风业绩断崖式下跌。

据中兵红箭公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0.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4.99%。力量钻石则首次出现营收利润双降,营收同比下降19.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7.95%。黄河旋风则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上亏损2.19亿元。

企业营收利润断崖式下降,背后是培育钻石单价的断崖式下跌。据力量钻石2022年的数据,其第四季度的培育钻石价格为319.25元/克拉,不及第一季度663.64元/克拉的一半。

在中间商市场,据央视财经的报道,培育钻石批发价从每克拉4000至5000元,下跌到2000至3000元,下降幅度超50%。

作为全球培育钻石第二大消费国的中国,行业遇冷了吗?

答案恰恰相反。

“培育钻石价格的下跌是技术发展和产能扩大的必然结果”,冯文婷认为,2021年是中国的培育钻石元年,不少生产商都看准了供不应求的时机纷纷扩大产能,但显然消费端的增长远落后于生产端的增长,供大于求之后,价格就走上了下坡路。

“厂商为了扩大产能,购买了不少昂贵的设备,因此目前的价格已经接近生产的成本价”,冯文婷说。

但是在消费端,培育钻石的渗透率在不断上升。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培育钻石的渗透率为7%,据中金公司的预测,培育钻石渗透率至2025年将达19.1%,至2030年实现29.1%。

培育钻石头部品牌LightMark小白光联合创始人刘韧告诉有意思报告,在过去的一年里,小白光在全国的门店从13家增加至了21家,C端培育钻石产品的价格趋于稳定,并未收到B端的影响。

对于产能过剩的问题,或许也不必过于担心。有业内人士告诉有意思报告,一方面生产商并不会低于成本价抛售培育钻石,而且已经有诸如周大福等综合珠宝品牌尝试去河南囤货,做下一步的布局;另一方面,河南产地也势必会出现行业的统一监管,不会盲目放任生产。

比起生产端的“遇冷”,培育钻石更该关心的是消费端“热得不够快”。如何让需求扩大才是真问题。

培育钻石,曾经一度以天然钻石的“平替”身份存在,即与天然钻石成分一致但比天然钻石更便宜,这一直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点。

在刘韧看来,消费者能够在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追求自己的“克拉梦”,这本身对于培育钻石而言就是一项伟大的变革,经济适用性是培育钻石的基础特点。

不过在上海社科院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凌燕看来,随着钻石本身与“珍稀”、“爱情”等符号概念的解绑,培育钻石应当抛弃一些钻石原本的概念去尝试做突破。

LightMark小白光在“经济适用性”之余,也尝试在行业内做出突破。刘韧提到,培育钻石本身具有科技的属性,它可以比天然钻石做得更精巧。因此在天然钻石4C的基础上,LightMark小白光增加了4项光学指标,升级为8项标准,让培育钻石可以“倍璨”。

此外在婚庆之余,LightMark小白光也尝试去拓展更多的仪式感,例如除了“婚姻大事”之外,日常生活中还会有很多值得纪念的“大事”。那么培育钻石饰品就可以通过独具匠心的设计感,去承载这些纪念价值。

在冯文婷看来,“设计”确实是培育钻石一条值得走的路径,前有施华洛世奇作为探路者,培育钻石可以仿效它成长的路径。“施华洛世奇的人造水晶比天然水晶甚至更贵,它的卖点在于具有专利的切割工艺,施华洛世奇已经成为了行业专家的角色”,冯文婷说。

除了另辟蹊径之外,培育钻石也可以挖掘与天然钻石的本质差异——短时的人造与长时的天然形成之间的差异。比如对于天然钻石中难得的彩钻,培育钻石唾手可得。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才汇云网”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条评论
评论